(

)

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咏物抒情
节令秋天
夜晚
秋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之夜的静谧与凄凉之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悟。首句“连宵风雨卧难安”,开篇即点明了夜晚风雨交加的情景,风雨声扰得人难以入眠,营造出一种不安与压抑的氛围。接着,“四壁虫声漏已残”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风雨过后,只有虫鸣声在空旷的房间中回响,时间仿佛凝固,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微梦觉来秋月上”转折至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当诗人从短暂的梦中醒来时,一轮秋月已经悄然升起,月光洒在窗前,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一抹淡淡的银白。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月色之美,也暗示了诗人从梦中惊醒后的清醒与思考。最后,“一窗菊影夜生寒”将视角转向窗外,菊花的影子映照在窗上,给这个寒冷的夜晚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菊花在秋风中摇曳,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变化时的感慨与思考。整首诗通过风雨、虫鸣、月光、菊花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秋夜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生命、时间、孤独等主题的思考。

猜您喜欢

舟中杂感二首(其一)
明末清初·徐倬
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唐·陆龟蒙
枕映疏容晚向欹,秋烟脉脉雨微微。逆风障燕寻常事,不学人前当妓衣。
题韦深道寄傲轩
宋·李之仪
南窗何似北窗凉,寄傲来风各有方。千古光辉如昨日,一时收拾付新堂。已惊盏里醅初绿,更觉篱边菊渐黄。就使主人官即显,此门高兴定难忘。
题赵松雪画(其三)
明·虞堪
玉箫吹断几黄昏,南国风流竟莫论。帝子不悲秋色晚,墨痕何以著啼痕。
木兰花慢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爱秋岚静窈,数携策,共追寻。正瘦菊篸篱,丹枫绚野,途转幽深。栖霞最名胜处,讶千盘、危隥薜萝阴。忽睹厓段篆刻,二徐字比兼金。知音。恨不同时,摩倦眼,费沈吟。问祭酒书传,悬针.....
题师陶阁
明末清初·彭孙贻
布帘城曲枕疏楼,坐拥紫桑半卷游。寂寞寒花温鹤絮,风尘人事罢渔钩。茅堂高寄馀双眼,短剑哀鸣已十秋。且复孤吟随燕雀,青山白榻卧黔娄。
南歌子·游仙词
明·王锡爵
月色依微照,云光浅淡流。卷帘同上最高楼,试看海天万里、好清秋。酌酒金螺小,调笙玉指柔。更深鹤背冷飕飕,劝我今朝且住、莫归休。
解语花
宋·张艾
轻雷殷殷,小枕惊回,帘影摇庭户。嫩凉遥度。江云堕、结作西窗暗雨。闲阶静伫。叹疏袂、愁宽一缕。凭画栏,润叶鸣条,总是安秋处。因唤扁舟晚渡。渐闻歌招得,采菱俦侣。临平归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