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
得
海
棠
春
睡
名
友
姿
何
逸
,
娇
容
讶
太
真
。
妆
看
迎
丽
日
,
睡
恰
足
阳
春
。
蝶
恋
韶
光
老
,
蜂
喧
媚
色
新
。
瞢
腾
高
烛
照
,
倦
卧
隔
帘
神
。
一
梦
梅
方
远
,
三
眠
柳
合
匀
。
几
回
相
对
处
,
醉
态
滞
游
人
。
写花
咏物
春天
抒情
赞颂
场景
记梦
赏析
这首《赋得海棠春睡》由清代诗人朱晓琴所作,以海棠花的春日之眠为题材,描绘了海棠花在春日阳光下的娇美姿态与生机勃勃的景象。首联“名友姿何逸,娇容讶太真”,开篇即以“逸”字形容海棠花的独特风姿,将其与古代美女杨贵妃的容貌相媲美,展现出海棠花的娇艳动人。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海棠花与历史上的美女进行类比,突出了其独特的美丽。颔联“妆看迎丽日,睡恰足阳春”,进一步描绘了海棠花在阳光下的美丽景象。通过“妆”字,形象地表现了海棠花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精心打扮,迎接春天的到来。而“睡恰足阳春”则暗示了海棠花在春日里似乎沉醉于温暖的阳光中,享受着春日的宁静与美好。颈联“蝶恋韶光老,蜂喧媚色新”,通过蝴蝶与蜜蜂的行为,从侧面衬托出海棠花的美丽与吸引力。蝴蝶在花间飞舞,似乎在欣赏着花的老去之美;而蜜蜂则忙碌地采蜜,对海棠花的新鲜色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又突出了海棠花生命力的旺盛。尾联“瞢腾高烛照,倦卧隔帘神”,描绘了夜晚海棠花在烛光下的静谧之美。虽然海棠花在白天显得生机勃勃,但在夜幕降临时,它却能静静地躺在窗帘之后,享受着烛光的温柔照耀,展现出一种不同于白日的宁静与神秘。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写,赋予海棠花以生命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立体。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棠花春日之眠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海棠花的美丽与生机,还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海棠花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魅力,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