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
菊
暂
学
乡
农
手
自
培
,
不
嫌
荷
重
独
徘
徊
。
移
来
彭
泽
当
年
种
,
删
去
柴
桑
旧
日
栽
。
鸦
嘴
试
敲
松
径
石
,
鹤
翎
斜
插
竹
间
苔
。
清
芬
从
此
年
年
有
,
好
景
难
忘
酒
一
杯
。
田园
咏物
写花
秋节
写景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亲自参与农事,亲手培育菊花的情景。通过“暂学乡农手自培”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农耕生活的亲近与尊重。他不嫌弃劳动的辛苦,独自在田间徘徊,展现了一种对自然和劳动的热爱。“移来彭泽当年种,删去柴桑旧日栽。”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彭泽和柴桑都是陶渊明的居住地,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古代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移来”和“删去”的动作,诗人不仅是在种植菊花,更是在构建心中的理想世界。“鸦嘴试敲松径石,鹤翎斜插竹间苔。”这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劳作之余的闲适景象。他用乌鸦的喙轻敲着松林间的石头,或许是为了寻找清泉,或是为了欣赏自然的声音。而鹤翎斜插在竹林间的青苔上,则是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清芬从此年年有,好景难忘酒一杯。”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盛开时香气四溢的美好景象的期待,以及对这种美好时刻的珍惜。每年的菊花盛开,都将成为他心中难忘的记忆,而一杯酒,则是他用来庆祝和纪念这份美好情感的方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劳动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生活气息。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