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陵
试
院
见
杨
花
有
感
渺
渺
平
芜
离
恨
天
,
那
堪
如
醉
亦
如
颠
。
飘
来
陌
路
浑
无
赖
,
离
却
枝
头
总
可
怜
。
故
苑
斜
阳
空
有
梦
,
长
亭
细
雨
欲
成
烟
。
疏
狂
也
逐
飞
花
阵
,
同
是
伤
心
又
一
年
。
写景
抒情
离别
咏物
杨花
怀古
写情感
季节
秋天
赏析
这首诗以杨花为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首联“渺渺平芜离恨天,那堪如醉亦如颠”描绘了一幅辽阔而孤独的画面,将离愁别绪比作难以触及的天空,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迷茫。颔联“飘来陌路浑无赖,离却枝头总可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杨花随风飘散,既无依无靠,又显得可怜,暗喻人生的漂泊不定和脆弱。颈联“故苑斜阳空有梦,长亭细雨欲成烟”则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故园的斜阳和长亭的细雨,都充满了回忆与离别的意味,暗示着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尾联“疏狂也逐飞花阵,同是伤心又一年”点明了主题,无论是随风飘荡的杨花还是诗人自己,都在经历着相似的伤感与失落,时间的流逝让一切变得不再相同,但那份伤感却年复一年地延续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花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的普遍情绪,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