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警句
格言
抒怀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妙伦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修行或学习的指导原则。"圣制中,有一诀"暗示着某种神圣的教诲或规则,"上三星,下半月"可能象征着时间的划分,三星代表三天,下半月可能指十天,总共十三天,寓意一个周期或阶段的学习过程。"付诸人,须辨别"强调接受这些教导时需要分辨真伪或理解其含义。"九十日,参教彻"进一步说明了一个较长的学习期,九十日,可能是指三个月,要求深入理解和实践。"参不彻"意味着未能完全领悟,接下来的两句"饮底是洋铜,吞底是热铁"则以形象的比喻警示,如果不能参透,就像喝下苦涩的洋铜(可能暗指错误的认知),或是吞下炽热的铁块(可能象征痛苦或困难),寓意后果严重。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教于言,鼓励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辨别力,并坚持不懈,直至彻底领悟。

猜您喜欢

寿宁节祝圣寿(其八)
宋·王禹偁
祇为忧民感上玄,玉京今日集群仙。更教添注吾君寿,直过人皇万八千。
中原民谣·渡浮桥
宋·周麟之
渡浮桥,黄流喷薄翻云涛。骈头巨舰寸金纤,翼以巨木维虹腰。戍河老兵三太息,顾语行人泪沾臆。去年造桥民力殚,今年过桥车毂击。只愁屡坏费修营,追呼无时困征役。前月南朝天使来,欲.....
会课春风亭命赋邑有流亡愧俸钱句盖以自况抑亦自省殊未敢效韦郎思田里也聊申鄙意用告群贤
清·鄂尔泰
束发登朝老合休,一麾江上领诸侯。许身稷契谈何易,结习诗书道未周。谁使至尊忧稼穑,直应之子负山丘。流亡疾病春都感,惭谢苏州刺史愁。
杂诗(其十)
明·朱纯
丽哉仙人居,郁郁青云端。霞宫抱桂馆,璀璨明瑶环。上有三秀草,复有翠琅玕。食之可长生,岂谓苏痌瘝。我嗤东方朔,缪厕仙籍间。既乏餐霞术,空怀窃桃奸。信知清都贵,凡浊未易干。何.....
五月初作
宋·陆游
邻舍舂新麦,家人拾晚蚕。推移逢夏五,赋与叹朝三。遣日须棋局,忘忧赖酒甔。幽居有高致,多取未为贪。
送春
宋末元初·方一夔
春从此去不踌躇,渺渺寒波接碧芜。想逐风帆归阆苑,又传云驭赴遮须。此生岁月随泡影,末路功名等雉卢。归向西窗听幽弄,一樽浊酒对提壶。
寄亳州秦伯镇兵部(其五)
宋·邵雍
天心复处是无心,心到无时无处寻。若谓无心便无事,水中何故却生金。
补乐歌十首(其二)丰年
唐·元结
猗太帝兮,其智如神;分草实兮,济我生人。猗太帝兮,其功如天;均四时兮,成我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