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写景
怀古
抒情
友情
地点
维扬
写雪
踏雪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别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与离别的复杂情感。首联“踏雪驱驱原宪履,御风猎猎老莱衣”以原宪之履、老莱之衣为喻,既体现了送行者的朴素与高洁,也暗示了归人老莱的洒脱与自在,通过对比,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颔联“情投岂比钟山出,兴尽远同剡水归”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将友情比作难以复制的钟山之出,强调了这份情谊的独特与珍贵;而“兴尽远同剡水归”,则以自然界的流动与变化,象征着友情的持久与随性,无论归途如何遥远,心中的兴味与情感始终如一。颈联“炀帝池边松荫远,维摩室内烛光微”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与佛教文化元素,将送别场景置于历史与宗教的背景下,增添了诗作的文化深度与哲思。炀帝池边的松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深远;维摩室内的烛光微弱,则暗喻着智慧的光芒与内心的宁静。尾联“携筇促席相羊处,应记当年接下机”收束全诗,以具体的行动和回忆,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对过去的怀念。携筇(竹杖)促席,是友人间亲密无间的举动,而“相羊处”则暗示了两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最后,“应记当年接下机”,既是对过往友谊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充满了温暖与希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比喻,不仅描绘了送别的情景,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邹浩

979首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