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

)

宿
写景抒情
秋日山水
抒情
地点
怀乡思亲

译文

整夜躺在烟雾笼罩的池塘边,四周寂静,天空辽阔。
秋风吹过淮河,夜晚寒冷,楚歌回荡不绝。
远方的宿莽并非我的故乡,家乡的鲈鱼也难以寻觅。
孤独的小船漂泊已久,前方的南越之地还是一片迷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行舟的孤独景象。"永夕卧烟塘,萧条天一方"中的“永夕”给人以时间静止感,月色朦胧中,夜晚的宁静被水塘中的烟雾弥漫所打破。"萧条"二字生动地描绘了秋风吹拂下的树木声响,而"天一方"则表达了诗人在广阔天际中的孤独感。"秋风淮水落,寒夜楚歌长"中,“秋风”和“淮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意。"寒夜"二字增添了一种凄清之感,而"楚歌"则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宣泄,表达了他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宿莽非中土,鲈鱼岂我乡"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的游子之感。"宿莽"指的是外地的草莽,而"非中土"则强调了自己不在故土。"鲈鱼"是江南特有的鱼类,"岂我乡"则是在询问这鲈鱼是否也是诗人故乡的象征。最后两句"孤舟行已倦,南越尚茫茫"中的“孤舟”形象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旅途的疲惫,而"南越"二字则指的是地理位置,即诗人所向往的地方。"茫茫"给人以无边际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远方的渴望和不尽的旅程。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展示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孙逖

62首
孙逖(696~761)唐朝大臣、史学家,唐朝潞州涉县(今河北涉县)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史学家。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