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读书
挽联
赞美
历史怀古

赏析

此联以“六经绝学两楹奠”开篇,巧妙地将张之洞在学术上的成就与深厚的学问底蕴相联系。六经,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象征着古代最高深的学问。绝学,意指无人能及的学问,这里用来形容张之洞在学术领域的卓越贡献。两楹奠,则是说他的学术成就如同两柱支撑,稳固而不可动摇,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后世学术界的影响深远。接下来的“八月秋风五丈原”,则运用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故事,借以赞扬张之洞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和影响力如同诸葛亮在五丈原的英名一样,永存不朽。八月秋风,既点明了时节,也营造出一种肃穆、深远的氛围,暗喻张之洞逝世的时间与地点,同时与诸葛亮的形象相呼应,增强了联语的历史文化底蕴。整体而言,这副挽联通过巧妙的典故引用和生动的意象描绘,既高度评价了张之洞在学术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又寄托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之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知识传承和历史记忆的重视。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赠林大理次崖(其一)
明·严嵩
廷尉平反力有馀,昼帘朱墨更忘劬。存疑遍示诸生录,传信新刊两寺书。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