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离别
记梦
写亲情
怀古
情感表达
自然
地方风光
备注:

赏析

这首《贺新郎》词,是清代诗人蒋士铨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深厚的人伦情感和对家庭的深切怀念。词中“买定秋江舻”一句,以秋江上的船只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预示着即将离别的哀愁。“鲤鱼风、三朝三暮”,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离别比作鲤鱼在风中挣扎,形象地表达了离别之痛。“已是离情禁不得,几阵芭蕉愁雨”,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绪,通过雨打芭蕉的声音,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十二载、惟吾与汝。贫病更番相倚苦,又两年、同卧归来墅。”这一段深情回忆了与亲人共度的艰难岁月,强调了彼此之间的相互扶持与不离不弃。接下来,“称眷属、到儿女”,则转向对家庭成员的关怀,体现了对下一代的期待与爱护。“多君有母觞频举。展慈颜芝房列馔,身如药树。”这里通过描写母亲的慈颜和精心准备的食物,表现了对母亲的尊敬与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母亲的健康状况可能不佳,需要特别照顾。“苦忆并州山水窟,攀挽慈裾未许。”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母亲的依恋之情,但又无奈于现实的束缚,无法常伴左右。最后,“向禹庙、兰亭归去,旧路分明魂梦熟,草黏天、南浦连东浦。”通过想象中的归途,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过去的追忆,同时“平安字、雁边取”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与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平安。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家庭、亲情的深刻怀念和珍视。

蒋士铨

257首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4年4月3日),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横出锐入,苍苍莽莽,不主故常,盖受黄山谷影响,讲究骨力。又工古文辞,雅正有法。其词笔墨恣肆,自是奇才。戏曲亦为清代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猜您喜欢

送邢秀才之南海
明·刘崧
骅骝蹑层云,振鬣可千里。岂有贤达人,低头恋妻子。买臣未返越,季子终去秦。上策干君王,抚剑清风尘。英英邢茂才,三十沦草莽。长笑别中原,驱车事南往。梅关积雪白,大海瘴雾深。穷.....
旧游
清·吴麟
旧游最忆三茅峰,往来采药多仙踪。菖蒲潭上花紫茸,勾漏井内丹砂红。朱颜好驻不肯驻,是时只贪山水趣。谁知一别年向衰,几日浮生悔虚度。逝将重访炼金人,昨梦华阳洞中去。
寄上虞周伯起县尉
宋·连文凤
忆昔论文向酒边,忽来二十二三年。别离老泪深春水,今古闲愁积暮烟。吟作南音怀越土,望穷东浦隔秦天。梦魂不识曹娥渡,一纸相思寄客船。
乾道初予自临川归钟陵李德远范周士送别于西津是日宿战平风雨终夕今自临川之高安复以雨中宿战平怅然感怀二首(其一)
宋·陆游
故人已作山头土,倦客犹鄣陌上尘。十五年间真一梦,又骑羸马涉西津。
诗三百三首(其三十二)
唐·寒山
少年何所愁,愁见鬓毛白。白更何所愁,愁见日逼迫。移向东岱居,配守北邙宅。何忍出此言,此言伤老客。
忆旧游(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
正深霏损柳,腻涨添桃,湿尽秋千。织出帘丝路,便愁宽尽贮,梦窄难穿。江南旧家门巷,闻道有啼鹃。猛记起清愁,过骢燕陌,回雁吴船。华年。暗中度,想珠箔飘灯,罗帐飘烟。一样瞢腾去.....
倾杯乐(其四)黄钟羽调,秋感
清末近现代初·吴湖帆
渺然烟霭,水悠悠、况说离乡早。屈指算来时杪。频年久、历历虫沙,恻恻情怀,红心渐扫。浑无限、书剑黯消磨,深院谁家,何事秋风多厉,寒蛩争叫。鳞影云妍,羽光霞媚,不负西窗残照。.....
游清源别后寄温陵田处士
明·王称
夙性慕玄赏,少年复离群。囊书不得意,菽水怀亲恩。请缨卑任侠,点笔徒工文。腰间脱宝剑,归卧清溪云。擢歌有时閒,放浪沧海濆。云水秀孤岛,石壁澄霞纹。茸茸紫藤花,濯濯敷泉根。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