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城
南
寺
壁
溟
濛
花
寺
隔
烟
萝
,
铃
语
宵
深
唤
客
过
。
走
壁
龙
蛇
镫
影
动
,
傍
檐
鸟
雀
树
阴
多
。
旧
游
人
已
随
云
散
,
壮
岁
心
还
与
墨
磨
。
浊
酒
半
壶
禅
榻
稳
,
打
门
无
赖
是
风
婆
。
写景
抒情
怀古
写寺
禅意
动物
鸟雀
时间
旧游
生活
饮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溟濛花寺隔烟萝”,以朦胧的雾气和茂密的藤萝烘托出寺庙的幽深,仿佛隐藏在迷蒙之中。诗人深夜被寺中的铜铃声唤醒,暗示了僧侣们的修行生活与世间的喧嚣不同。“走壁龙蛇镫影动”运用比喻,形容灯光在墙壁上摇曳,如同龙蛇游走,增添了神秘感。旁边鸟雀在树荫中栖息,更显夜晚的宁静。“旧游人已随云散”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友人离散的感慨。“壮岁心还与墨磨”则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岁月流逝的无奈,他将情感寄托于笔墨之间,继续书写人生。最后一句“浊酒半壶禅榻稳,打门无赖是风婆”,诗人借半壶浊酒和禅榻的安稳,表达对当下生活的淡然态度,而风婆敲门的顽皮之举,又增添了几分幽默和超脱。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夜景,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既有禅宗的意境,又有个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清朝文人百龄独特的诗风。
百龄
13首
张氏。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素有才名。乾隆末官至御史。乾隆三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掌院阿桂重之,曰:“公辅器也!”督山西学政,改御史,历奉天、顺天府丞。负才自守,不干进,邅回闲职十馀年。仁宗亲政后,始加拔擢
猜您喜欢
春雪次韵(其一)
宋·李正民
寒风初淅沥,密雪遽霏微。冷敌鹅黄酒,轻沾驼褐衣。未教新柳展,且伴落梅飞。惟有翟廷尉,门前鸟雀稀。
题春宫倦绣两图二首(其一)
元·陈旅
上阳宫树奏莺簧,蛱蝶罗衣逗暖香。睡思已随巫峡雨,綵丝偏与日争长。
久不得家信
元末明初·王祎
家乡消息断,屈指已逾年。忧极浑如醉,更深转不眠。梧桐惊夜雨,薏苡怯秋天。浩荡沧洲兴,终期理钓船。
赠岛云禅师
唐·昙域
远庵枯叶满,群鹿亦相随。顶骨生新发,庭松长旧枝。禅高太白月,行出祖师碑。乱后潜来此,南人总不知。
宿大善寺
明·陈达
祗园深处暂停车,坏壁颓垣不掩庐。风约钟声僧定后,月翻松影鹤来初。禅宗于我虽非偶,世味从今亦渐疏。欲向蓬莱访陈迹,梅溪风韵更谁如。
庵壁题诗
唐·许宣平
隐居三十载,石室南山巅。静夜玩明月,清朝饮碧泉。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寄江南鹤林寺石冰上人
唐·顾况
山川重复出,心地闇相逢。忽忆秋江月,如闻古寺钟。湖平南北岸,云抱两三峰。定力超香象,真言摄毒龙。风中何处鹤,石上几年松。为报烟霞道,人间共不容。
苏台
明·罗宾王
登台日春上姑苏,吴越江山半绿芜。旧苑有时游野鹿,扁舟何日复归湖。采香径冷花空落,响屧廊空月自孤。欲向胥涛问流水,恨随沧海几时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