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写水
抒情
夏景
鸟的
寺院
佛阁
问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联“湖曲深藏寺,城阴别起楼”以湖水弯曲、寺庙隐匿于湖畔的幽静景象开篇,与远处城市中独立的高楼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登高公事了,避暑醉乡游”两句,写出了诗人完成公务后,选择在清凉之地享受悠闲时光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生活闲适状态的追求。“净启青莲社,晴分白鹭洲”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和谐,青莲社象征着佛教的清净与修行,白鹭洲则为自然生态的生动描绘,两者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欣赏。最后,“凭虚问牛斗,江汉几时秋”以仰望星空,思考宇宙与时间的永恒性,以及对秋天江汉美景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美好季节的憧憬。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闲适的追求以及对宇宙哲理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世界。

猜您喜欢

过金绳庵
明·梁宪
唤艇连烟渡,沿香到藕塘。隔桥花隐寺,傍水竹为墙。地僻人家远,天空鸟道长。何时戎马息,时过共徜徉。
城南行
宋·刘攽
八月江湖秋水高,大堤夜坼声嘈嘈。前村农家失几户,近郭扁舟屯百艘。蛟龙蜿蜒水禽白,渡头老翁须雇直。城南百姓多为鱼,买鱼欲烹辄悽恻。
题珍溪朱南凤书院
明·朱谏
雁荡诸峰尽向西,芙蓉水落到珍溪。琼枝玉树连书屋,白石清泉带柳堤。雨过杏川看犊饮,春深草阁听莺啼。眼前即是神仙地,何必桃源更问蹊。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十二首(其八)
宋·陆游
七月湖中风露新,临流闲照白纶巾。荷花折尽浑闲事,老却莼丝最恼人。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