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鸿
写景
咏物
抒情
怀古
哲理
写鸟
冬天的景象
怀乡
赞美
写山的意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飞鸿亭上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深处的感慨。首句“平野浩空阔,危甍兀岧峣”描绘了一片辽阔的平原与高耸的屋宇,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开阔而孤高的意境。接着,“腊尽风日好,春回冰雪消”则通过季节更替的景象,表达了对新生与希望的期待。“朱弦试挥手,度响何翛翛”一句,诗人以弹琴为喻,表达内心的自由与洒脱。“此意复谁共,古人今寂寥”则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眷彼泽中鸿,欻起如回飙”描绘了飞鸿在水泽中突然腾起,如同疾风一般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瞬间与自由。接下来的几句“悠然薄天末,去去不可招”,进一步强调了飞鸿的自由与不可捉摸,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自己能否达到同样境界的思考。“愧无双羽翰,万里同飘飖”表达了诗人对于飞翔自由的渴望,但又自谦自己无法实现。最后,“人生本萧散,知虑劳煎烧”点明了人生的本质是自由与散漫,但往往被世俗的忧虑所困扰。“恈恈觇声利,伛偻随纷嚣”则讽刺了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压力与疲惫。“安知出世间,造适皆逍遥”则鼓励人们超越世俗,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帝乡果何在,久愿追松乔”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希望能够追随古代的仙人,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行歌归去来,五斗空折腰”则是引用陶渊明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厌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对世俗生活的批判与反思。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