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节
怀古
抒情
哲理
壮志
忧思
自然景象
怀旧
悼亡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似孙对辛弃疾的答诗,表达了壮志未酬和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青天不惜日,壮士偏知秋”,以日喻时光,写壮士感叹岁月无情,秋天的到来象征着年华老去。颔联“自古有奇画,如今空白头”进一步强调历史长河中个人的渺小,即使有才情如画,也抵不过岁月催人白头。颈联“彼时当再来,吾老不可留”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但又无奈于自己年事已高,无法再有作为。接下来的“天推璧月上,星入银河流”描绘了星空流转,暗示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诗人借此表达对生命的无常之感。尾联“终夜自起舞,无人共登楼”写出诗人孤独无伴,只能独自起舞,无人理解其心境。最后两句“典谟有陈言,河洛非故州”借典故抒发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以及对过去的怀念。“黄鹤呼不来,谁能理残裘”以黄鹤不至寓言世事难料,自己也无法挽回逝去的时光,只能面对残破的衣裘,感叹人事变迁。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和典故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高似孙

188首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猜您喜欢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吴江三忠祠(其二)
明·唐顺之
墓槚几经秋,兴亡一镯楼。死应为厉鬼,生肯共金酋。吴越车书混,江淮战伐休。幸逢全盛世,此地弄扁舟。
十月十七日大风约客登虎渡亭观浪人言今日下水风不可往也戏作此篇
宋·周紫芝
长江水自光摇空,阳侯欲与风争雄。涛头不受水犀弩,鲸波欲卷冯夷宫。径须便入虎溪口,净洗平吞云梦胸。人言上水得风浪,下水得风终少功。平生万事尽难偶,政要东风渠不东。江边一叹良.....
同旧韵
唐·韦庄
大火收残暑,清光渐惹襟。谢庄千里思,张翰五湖心。暮角迎风急,孤钟向暝沈。露滋三径草,日动四邻砧。簟委班姬扇,蝉悲蔡琰琴。方愁丹桂远,已怯二毛侵。甃石回泉脉,移棋就竹阴。触.....
和益阳赵宰六首(其四)
宋·廖行之
世治不忘兵,公深爱国情。雄张新汉壁,势压旧吴城。夜月鸣笳肃,秋风列燧平。农耕浑自适,是处亩从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