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水
秋天的
写景的
佳节的
自然风光的
咏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瓜州台畔的壮丽景象与禅宗修行的意境。首句“瓜州台畔沸如雷”以强烈的动态感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场景之中。接着,“此地安禅我亦陪”则转为静谧深邃,表达诗人在此地静心参禅的情境,与自然和谐共处。“龙像似盂悬印坐,金银浮玉引青来”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想象,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面:龙的形象如同悬挂的盂,禅者端坐其中,金银与玉石在水中浮起,引领着青色的水流而来。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也暗喻了禅修者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人头忽向浪中出,帆影惊翻波底回”进一步描绘了动态与静态的交织,人头从浪中突然显现,帆影在水下翻滚,既体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与变化,也寓意着修行者在波澜不惊中寻求内心的真实与平静。最后,“卓赐五州烦寄语,法轮高出海门来”表达了对远方的祝福与期待,法轮象征佛法的传播与智慧的启迪,预示着佛法将超越地域的限制,普照四方。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禅修以及佛法传播的深刻感悟与美好愿景。

猜您喜欢

次云松访复婴宿万年宫
元末明初·蓝仁
闻道寻仙叩洞门,清溪古木路斜分。桃花满地飞红雨,橘树悬崖涨绿云。讲罢先天烟篆冷,梦回斜月玉笙闻。高秋也欲扶衰病,共候山中白马君。
美人诗二十二首(其九)月溶
明·黎景义
高秋月皓片霞稀,倚月人如湿又非。缃袂带风长耐冷,绿鬟凝露独慵归。香浮碧落疑灵药,彩漾瑶阶见羽衣。几处关山别千里,相思一夜共清辉。
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
唐·无可
陇城秋月满,太守待停歌。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若遣山僧说,高明不可过。
叠韵答夏季平二首(其二)
清·丘逢甲
寥空双鹤破苍冥,睥睨千秋佛乞灵。霸国山川吟粤峤,翰林风月忆柯亭。身经忧患先头白,名著文章愧汗青。十万军声来夜半,问潮泉畔且同听。
为潘序班伯时书渊明漉酒图
明·王恭
酒漉乌中不用篘,醉来身外更何求。黄花栗里秋光满,好是无心见督邮。
赋竹寄李和文公
宋·钱惟演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更教仙骥旁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
将往三沙有怀玉山徵君会稽外史
元末明初·陈基
海门自与碧天通,独驭灵槎远向东。一道银潢秋浪白,三洲金刹日华红。龙吹花雨惭闻法,鸟语云樯喜报风。无奈思君重回首,依依江树送冥鸿。
深静堂(其二)
宋·李处全
连筒接水下横塘,漫韨尘襟引兴长。喜有一枝安静境,閒看九曲泛流觞。凉生客枕秋将老,月上纱窗夜未央。满眼诗材皆可赋,惜哉无计脱官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