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日
忆
故
乡
风
景
石
榴
树
底
红
巾
蹙
,
薝
卜
枝
头
露
香
玉
。
薰
风
拂
拂
自
南
来
,
时
向
高
堂
埽
炎
燠
。
湘
帘
半
捲
日
迟
迟
,
竹
阴
参
差
柳
阴
绿
。
红
绡
焕
烂
蜀
葵
开
,
金
弹
累
垂
卢
橘
熟
。
端
阳
佳
节
竞
繁
华
,
角
黍
堆
盘
映
醽
醁
。
一
从
游
宦
隔
天
涯
,
马
首
红
尘
厌
驱
逐
。
有
时
飞
梦
绕
钱
塘
,
此
景
依
然
在
心
目
。
今
年
夏
月
居
晋
阳
,
南
北
风
土
殊
炎
凉
。
清
和
已
过
近
五
月
,
草
木
犹
自
愁
飞
霜
。
故
园
物
候
不
可
见
,
尘
沙
塞
草
空
茫
茫
。
云
山
望
断
几
千
里
,
小
楼
尽
日
空
徜
徉
。
写景
夏天
思乡
端午佳节
故乡景物
抒情
记梦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夏日忆故乡风景》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故乡夏日景象的深深怀念。首句“石榴树底红巾蹙,薝卜枝头露香玉”,以生动的色彩描绘了石榴花开的热烈与薝卜的香气,暗示了故乡的生机盎然。接着,“薰风拂拂自南来,时向高堂埽炎燠”展现了南风带来的清凉,以及家中纳凉的情境。“湘帘半捲日迟迟,竹阴参差柳阴绿”描绘了夏日午后的闲适,湘帘轻掩,竹影婆娑,柳色青翠。随后,“红绡焕烂蜀葵开,金弹累垂卢橘熟”进一步渲染了夏日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蜀葵盛开,卢橘金黄,富有画面感。“端阳佳节竞繁华,角黍堆盘映醽醁”回忆起端午节的热闹,粽子堆积,美酒相伴,节日气氛浓厚。然而,“一从游宦隔天涯,马首红尘厌驱逐”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奔波而远离故乡的无奈与厌倦。“有时飞梦绕钱塘,此景依然在心目”流露出对故乡景色的深深思念,即使在异地,梦境中仍能重逢。最后,“今年夏月居晋阳,南北风土殊炎凉”写出了诗人当前身处晋阳,感受到与故乡截然不同的气候,引发对故园物候的忧虑。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夏日的美景,通过对比异乡的气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于谦
426首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