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言志
抒情
描述时事
秋景
感叹生活艰难
记时记事
抒发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丙午年的大旱灾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旱对农业生产、税收、民生等多方面的严重影响。首联“天涯称僻壤,丙岁正当阳”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背景,偏远之地在大旱之年正逢阳春,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灾难。颔联“满地全供税,三春未散秧”揭示了旱灾导致农田无法正常耕种,税收负担却依旧沉重,农民生活雪上加霜。颈联“岂知秋转烈,又甚夏恒旸”进一步描述了旱情的严重,不仅夏季干旱,秋季也更加炎热,旱象持续加剧。尾联“艰难生计拙,潦倒壮心忙”表达了农民面对困境的无奈与挣扎,他们努力维持生计,却显得力不从心。接着,“买米非求饱,典衣为救荒”描绘了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变卖家产,甚至借贷度日的悲惨景象。最后,“忍饥输赋敛,举足更徬徨”则表现了农民在饥饿中仍需缴纳赋税,生活陷入绝望的境地。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绘,深刻揭示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与痛苦,以及政府应对措施的不足,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同情。

猜您喜欢

初秋
清·黄媛贞
草木疏疏绿未乾,飘风日夕动林端。拈将针线宁心就,理得音徽不暇弹。晓起帘栊初退暑,晚来楼阁又生寒。衣轻扇冷无馀事,好向窗前借月看。
次韵袁尚书同年巫山之什
宋·许及之
我本山泽之臞姿,出处相较黠与痴。生当浙东岩壑地,閒觉壶中光景迟。井蛙敢从海若语,雁荡断谓天下奇。一从天柱想突兀,便觉屏嶂排参差。盍归乎来归未得,今吾非故吾何之。南官祝融常.....
虞万州生日(其二)
宋·魏了翁
沧江深处汲难浑,世味浓枯不见痕。竹影移枰风澹荡,芰荷摇艇月黄昏。坎离合处灵根峙,剥复机中硕果存。门地人才如许秀,可能投老钓鱼村。
纸屏
明·梁以壮
茅屋绸缪总不难,纸屏高立映阑干。人归锦水黄昏后,吟对秋云一片寒。花影半斜初著露,月痕全上欲生澜。幽栖亦自多稠密,檐外空虚有翠峦。
偶书(其一)
宋末元初·黄庚
百岁集孤夜,山楼起呼月。秋虫声转悲,感此众芳歇。人身非金石,青鬓忽已雪。逾淮橘心秋,出山泉水汩。猗兰抱香死,不受蓁莽没。
留题徐子方客楼
元末明初·张昱
倦游到处即淹留,虽是孤村境却幽。松下野云闲似鹤,门前溪水浅于舟。琅玕夏簟儿能设,琥珀春醅妇可谋。连日小楼忘客况,放翁凡事颇清修。
满江红(其二十)长安秋思
清·曹尔堪
苑柳萧疏,寒信早、清霜欲落。看塞北、飞鸿嗷嗷,乱云漠漠。黑闧垒前龟兔走,黄金台畔苍鹰掠。酒垆旁、击筑者何人,悲风作。驱不散,檐间雀。招不下,天边鹤。叹江南秋色,芙蓉池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