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宿
使
中秋节思乡
怀古
抒情感秋
其中: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中秋三忆》之一,名为《中秋三忆(其一)天锡》。诗中描绘了诗人旅居长安时,中秋之夜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情景。首句“旅宿长安夜”,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地点,他远离家乡,在长安这个繁华而又陌生的城市中度过夜晚。接着,“归期已隔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回家的渴望,以及时间的流逝使得归家之期遥不可及的无奈感。“斋灯独自照,禁月向谁圆。”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斋灯在寂静的夜晚独自照亮着诗人孤寂的身影,而那轮高悬的月亮,似乎也在诉说着无尽的寂寞与相思。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团圆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冰蘖郎官操,风霜使者权。”这两句转而描绘了官场的冷酷与权力的运作,与前文的孤独形成对比。冰蘖象征着官员的清廉,但在这冷酷的官场上,清廉往往难以抵挡权力的侵蚀。风霜则比喻权力的严酷与无情,使得诗人对官场产生了深深的感慨。最后,“此时清不寐,锵佩想朝天。”诗人在这静谧的夜晚无法入眠,心中充满了对朝廷的向往与期待。这里的“锵佩”指的是朝臣上朝时佩带的玉佩发出的声音,象征着对朝廷的忠诚与对权力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权力世界的复杂感受。

李东阳

1557首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您喜欢

经语诗戏效唐子西(其二)
宋·艾性夫
源泉混混出虚岩,桑者閒閒人已蚕。剪韭不妨千取百,种瓜且喜二生三。
再游云门次二子韵
明末清初·彭孙贻
芒鞋竹杖忆当年,重睹新篇更惘然。云气巳收神禹穴,林花空绕讲僧筵。溪前崖乳融春雪,山外江声作雨天。惆怅昔游成卧病,何时同泛木兰船。
宁宗郊祀二十九首(其一)降神用《景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天门荡荡,云车阴阴。百神咸秩,三灵顾歆。神哉来娭,神哉溥临。飨时宋德,翼翼小心。
改施公正执庵为程庵(其一)
明·庄昶
天地无穷担,头昏老病深。我无衣与钵,聊寄百年心。
旅菲杂咏二十八首(其二十四)
清末近现代初·吴妍因
闻道名山耸碧瑶,松风吹处暑全消。可怜贫窘无由达,空羡丰缠十万腰。
拟御制劝农诗
明·许国
四民皆天职,嗟农独苦辛。所以古哲王,巡省及兹辰。箫鼓吹豳诗,训迪良谆谆。东郊土脉动,好鸟鸣芳春。桑间拂其羽,催耕一何频。乘时播嘉种,原隰何畇畇。念兹民所天,珠玉安足珍。一.....
小儿刊归自宛陵喜甚成诗三十韵
宋·周紫芝
吾家自曾高,善积岂一日。尔祖工辞章,论议抱经术。我亦学弓冶,少小弄文笔。汝兄今有儿,束发行授室。义方稍加训,书种恐未失。汝亦千里驹,似有趻踔质。顷为国子弟,两战一败黜。犹.....
遐方怨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吴社水,谢家桥。旧月窥墙,似人当年无限娇。不知春色把人抛。独来人去后,照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