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
嗔
痴
(
其
二
)
不
须
瞋
,
瞋
则
能
招
地
狱
因
。
但
将
定
力
降
风
火
,
便
是
端
严
紫
磨
身
。
哲理
情感
爱情
忧民
劝世
注释:
赏析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傅翕之手,名为《贪嗔痴(其二)》。诗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佛教中对于“瞋”这一情绪的深刻见解。首句“不须瞋”,直接点出主题,告诫人们不需要产生愤怒的情绪。接着,“瞋则能招地狱因”,进一步解释愤怒的负面后果,它会引导人们走向痛苦和苦难的深渊,如同落入地狱般痛苦。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强调了愤怒带来的严重后果。后两句“但将定力降风火,便是端严紫磨身”,则是对如何应对愤怒的建议。这里提到的“定力”,指的是内心的平静与稳定,是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培养定力,可以平息内心的波动,如同控制住狂风烈火一般,使情绪不再失控。最终达到“端严紫磨身”的境界,即内心纯净、庄严,如同经过精炼的紫色金属一般,展现出内在的美丽与力量。整首诗通过对比愤怒与平静的不同结果,以及如何通过修炼达到心灵的净化,传递了佛教中关于情绪管理与内心修养的重要思想。在现代社会,这首诗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各种情绪时,应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猜您喜欢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月下老人祠联
清·俞樾
此老最多情,不独管婚嫁两事;几人得如意,要知有因果一层。
峨眉云
明·谢迁
南望峨眉峰,去天不盈咫。东来千万叠,巍然独尊峙。旦时或兴云,云兴雨随至。瞻望倚方隅,膏泽被遐迩。比来夏秋交,妖魃忽为厉。旱暵动旬月,赤地几千里。山云杳无踪,乡民愁欲死。无.....
折杨柳行
汉·两汉乐府
默默施行违,厥罚随事来。末喜杀龙逢,桀放于鸣条。祖伊言不用,纣头悬白旄。指鹿用为马,胡亥以丧躯。夫差临命绝,乃云负子胥。戎王纳女乐,以亡其由余。璧马祸及虢,二国俱全墟。三.....
落梅风
元·马致远
天教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奴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古诗十九首(其十七)
明·释函是
别久音问旷,不疑窗外声。蟢子焉足凭,檐鹊长欺人。月圆忽已缺,暑去寒相因。书来不敢看,恐是遗东邻。尝闻有归期,寒风暗自惊。午梦迎中途,生憎黄莺鸣。修阻谁能料,新心知重轻。万.....
送黎明府(其一)
宋·戴复古
黄岩万家县,山海界民居。百里蜀中秀,一廉天下无。财多能办否,官满赋归欤。已作青云料,犹惊急急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