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边塞
忧民
怀古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面对外侮的无奈与悲愤。诗人以"德让珠岩合我收"起笔,暗喻国家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外来侵略者的警惕。然而,现实却是"谁知倭寇复栖留",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再次侵扰的痛心。"申言割地窥齐鲁",揭示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贪婪,企图侵占山东、江苏一带。诗人接着写到"无计筹边想富欧",表达了对西方列强经济扩张的忧虑,以及无力改变边疆困境的苦涩。"热血诸生甘废学",展现了青年学子在国难当头时,宁愿放弃学业也要为国家抗争的决心。"惊心列碎誓同仇",表达了全民同仇敌忾的激昂情绪。最后两句"谁知大帅临城下,忍割燕云十六州",以历史典故作结,借古讽今,痛惜当权者在敌人压境时,竟无法坚守,暗示了对清政府软弱妥协的批判,以及对失去燕云十六州(泛指华北地区)的深深遗憾。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民族危机的深刻反思。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
唐·卢照邻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玉剑浮云骑,金鞍明月弓。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将军下天上,虏骑入云中。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横.....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紫岩刘公参赞留务贺赠
明·严嵩
玉堂延阁旧儒仙,华省三台次第迁。待入凤池司帝制,暂持龙节掌兵权。寰区人物甄陶内,建业山河控制前。共道全才齐吉甫,早闻功德格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