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嵩
岳
绝
顶
独
倚
中
天
览
大
荒
,
西
来
秋
色
更
苍
苍
。
日
翻
木
叶
红
千
顷
,
雨
过
芙
蓉
翠
几
行
。
玉
女
寒
棂
惟
皎
月
,
汉
皇
辇
路
满
清
霜
。
回
看
磴
道
深
无
际
,
转
欲
凌
风
渡
铁
梁
。
写景
秋天
写山
抒情
赞颂
节令
秋色
写雨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紫绶的《登嵩岳绝顶》,描绘了作者独自登高望远,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独倚中天览大荒”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广袤的天地,孤独而豪迈。接着,“西来秋色更苍苍”点出季节为秋季,西边的景色更为深沉。“日翻木叶红千顷”描绘了夕阳映照下,大片的树林如火如荼,红叶满目,景色绚烂。而“雨过芙蓉翠几行”则转向了雨后的清新,芙蓉(荷花)在雨水滋润后显得更加翠绿,形成鲜明对比。“玉女寒棂惟皎月”借用了神话传说,以皎洁的月光洒在冷清的窗户上,增添了神秘与静谧的气氛。最后,“汉皇辇路满清霜”暗指历史遗迹,表达对往昔繁华的追忆,而“回看磴道深无际,转欲凌风渡铁梁”则写出山路蜿蜒,诗人意欲乘风跨越铁梁,表达了其不畏艰险、追求壮志的决心。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嵩岳绝顶的壮丽风光,以及诗人登高望远时的豪情壮志和历史沧桑感。
猜您喜欢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登煎茶岭绝顶云中遇雨(其一)
清·张问陶
云外疑无雨,肩舆出万山。那知披叆叇,犹自听潺湲。衣冷龙腥逼,梯危石骨顽。风雷不惊客,浩荡起眉间。
峨眉云
明·谢迁
南望峨眉峰,去天不盈咫。东来千万叠,巍然独尊峙。旦时或兴云,云兴雨随至。瞻望倚方隅,膏泽被遐迩。比来夏秋交,妖魃忽为厉。旱暵动旬月,赤地几千里。山云杳无踪,乡民愁欲死。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