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月
十
三
日
驾
幸
太
学
陪
祀
孔
庙
听
讲
彝
伦
堂
万
乘
出
铜
龙
,
千
官
扈
跸
同
。
金
根
下
星
汉
,
翠
葆
丽
春
空
。
幄
启
张
皇
邸
,
庭
趋
奠
泽
宫
。
礼
严
忘
分
贵
,
道
重
觉
师
崇
。
三
月
闻
韶
后
,
两
楹
看
梦
中
。
诗
因
八
佾
变
,
祀
岂
一
牢
丰
。
法
驾
桥
门
转
,
周
庐
陛
楯
通
。
垂
衣
临
六
馆
,
委
佩
引
群
工
。
见
圣
青
衿
合
,
横
经
黼
座
东
。
嘉
宾
来
孔
氏
,
宪
老
忆
申
公
。
如
堵
人
瞻
仰
,
犹
龙
气
郁
葱
。
共
嗟
儒
不
贱
,
且
感
教
之
功
。
窃
纂
臣
谈
业
,
躬
逢
帝
典
隆
。
辟
雍
迟
献
颂
,
纪
事
序
王
风
。
节日
地点
抒情
记事
春天
怀古
读书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皇帝亲临太学,祭祀孔子并听讲彝伦堂的盛大场景。诗中通过“万乘”、“千官”、“金根”、“翠葆”等词汇,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壮观与庄严。同时,“幄启张皇邸,庭趋奠泽宫”则描绘了祭祀仪式的隆重与神圣。诗人还提到了“礼严”、“道重”,体现了对儒家礼仪和道德的尊重。最后,“共嗟儒不贱,且感教之功”表达了对儒家教育的崇高敬意和感激之情。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宏大,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视。
罗洪先
732首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