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北
海
孔
北
海
,
辟
一
隅
。
座
客
日
高
谈
,
论
未
闻
,
谈
庙
谟
。
弥
生
本
独
士
,
罪
书
空
累
予
。
在
生
承
祖
亦
清
俊
,
献
策
未
为
疏
。
言
不
听
,
何
取
诛
?
孔
北
海
,
儒
亦
迂
。
郑
玄
何
取
尊
乡
闾
,
妻
孥
已
属
青
州
牧
,
流
矢
几
前
犹
读
书
。
历史人物
读书
怀古
情感
言辞
议论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孔北海》,以孔融的典故为题材,表达了对孔北海(即孔融)高尚品格和才学的赞扬,同时也寓含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中通过描绘孔融的清俊才智和他对儒家经世济民理念的坚守,如“座客日高谈,论未闻,谈庙谟”,赞美了他的博学和见解。然而,诗人也揭示了孔融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的命运,“言不听,何取诛”,暗示了当时的朝廷不采纳贤良之言的现实。诗中还提到孔融即使身处逆境,如“流矢几前犹读书”,依然保持了学者的风范和对学问的执着,这体现了孔北海的坚韧和不屈。同时,诗人以郑玄为例,对比孔融的遭遇,指出孔融的困境并非因其学问浅薄,而是因为直言不讳,反映了作者对于士人命运的感慨和对社会风气的忧虑。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孔融人格和才情的颂扬,同时也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射,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人文关怀。
杨维桢
926首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买砚碑(其一)
宋·赵孟坚
凤城凉雨新秋后,几处朱楼试管弦。有客贳金收古歙,短檠竟夕自摩研。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