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民
诗
(
其
三
)
工
先
王
教
百
工
,
作
为
天
下
器
。
周
旦
意
不
朽
,
刊
之
考
工
记
。
嗟
嗟
远
圣
人
,
制
度
日
以
纷
。
窈
窕
阿
房
宫
,
万
态
横
青
云
。
荧
煌
甲
乙
帐
,
一
朝
那
肯
焚
。
秦
汉
骄
心
起
,
陈
隋
益
其
侈
。
鼓
舞
天
下
风
,
滔
滔
弗
能
止
。
可
甚
佛
老
徒
,
不
取
慈
俭
书
。
竭
我
百
家
产
,
崇
尔
一
室
居
。
四
海
竞
如
此
,
金
碧
照
万
里
。
茅
茨
帝
者
荣
,
今
为
庶
人
耻
。
宜
哉
老
成
言
,
欲
攦
般
输
指
。
咏物言志
怀古抒情
哲理思考
写景抒情
民生批判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四民诗》系列中的第三首,主题聚焦于工匠与建筑艺术。诗人首先赞扬古代君王教导工匠制作各种器物,尤其是周公旦的智慧体现在《考工记》中,体现了对工艺技术的重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圣人的制度变得繁杂,如阿房宫的奢华无度,象征着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秦汉和陈隋时期,这种风气愈演愈烈,以至于佛教和道教徒也追求过度的物质享受,忽视了节俭的美德。他们耗费大量财富,只为个人居所的华丽,导致社会风气败坏,连帝王都以茅屋为耻,而以金碧辉煌的宫殿为荣。最后,诗人引用“老成言”,强调前辈的明智之语,批评当下的浮华风气,认为应当回归淳朴,避免像般输(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那样盲目挥霍。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奢侈浪费的批判和对简朴生活的推崇。
范仲淹
315首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
宋·陆游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酒.....
村夜
宋·陆游
寂寂山村夜,悠然醉倚门。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迹为遭谗远,身由不仕尊。敢嗟车马绝,同社自鸡豚。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幽栖
明·顾猷
四十为渔长水西,汀兰沙鸟共幽栖。雨馀篱落经蛛网,风静檐牙上燕泥。欲醉且图元亮酒,长贫一任少陵妻。苔矶倦倚还持钓,莫管柴门日色低。
鹧鸪天(其四)
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迓张宰
宋·许棐
倦骨畏寒如畏虎,可曾一步出柴扉。因迎令尹西郊外,折得梅花满把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