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哲理
隐士情怀
自然哲理

译文

子綦正隐居无为,长久以来心灵如同死灰般寂静。
领悟之后应如颜回那般悠游自得,高洁的道义深远无边。
他口中含着自然的声音,言语仿佛初生小鸟的叫声般纯真。
是非对错不值得去争辩,何必为此劳神费心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筠的作品,名为《高士咏(其三十一)南郭子绮》。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高士隐居生活的诗歌。"子綦方隐几,冥寂久灰心。"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对于高士隐居生活的感受。"子綦"指的是南郭子绮,这个名字在古代文学中往往被用来象征清高脱俗之人。"方隐几"表明他刚开始隐居,"冥寂久灰心"则表现了长时间的寂静生活使得内心变得平和而淡然。"悟来应颜游,清义杳何深。"这两句诗人通过自我感悟,体会到高士那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悟来"意味着诗人对这种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应颜游"则是说这样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清义杳何深"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理念的高洁和深远。"含响尽天籁,有言同鷇音。"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高士的生活境界与大自然相联系。"含响尽天籁"形象地表达了高士生活中的每一个声音都融入了宇宙之声,而"有言同鷇音"则将他的语言与自然界中鸟鸣的声音相提并论,突出了他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是非不足辩,安用劳神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士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是非不足辩"意味着在这样的境界中,再没有世俗的是非可辩,而"安用劳神襟"则是说在这样一种超脱的状态下,何须再为世间纷扰所累,心灵得以真正的解脱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