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秋
战
国
门
·
子
贡
救
鲁
亡
吴
事
可
伤
,
谁
令
利
口
说
田
常
。
吴
亡
必
定
由
端
木
,
鲁
亦
宜
其
运
不
长
。
咏史怀古
写历史事件
人物故事
哲理
咏物言志
译文
拯救鲁国灭亡吴国的壮举实在令人痛心,是谁让能言善辩的端木劝说了田常?
吴国的灭亡必然与端木的策略有关,而鲁国的命运也显示出它不会长久昌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周昙的作品,名为《春秋战国门·子贡》。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首句“救鲁亡吴事可伤”中,“救鲁亡吴”指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在攻打鲁国时,子贡曾试图劝阻吴王,但未能成功。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上这段悲剧的感慨。“谁令利口说田常”一句,提到了另一个历史人物——田常,他是齐国叛臣,以其权谋和口才著称。诗人可能是在质疑,为何历史中总有如田常这样的奸佞之人能够左右国家大事。接下来的两句“吴亡必定由端木,鲁亦宜其运不长”则是对历史规律的感慨和预言。这里的“端木”指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端木赐,他在权力斗争中被杀,而这个事件标志着齐国政治的动荡和衰落。诗人通过这一事件,暗示吴国的灭亡也是不可避免的。而“鲁亦宜其运不长”则是指鲁国作为小国,其命运同样不会久远。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悲剧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无常和国家兴衰的深刻理解。
猜您喜欢
咏史诗·博浪沙
唐·胡曾
嬴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虏诸侯。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雠。
读冯道传
宋·郑起
西山有薇,二子采之。二子竟死,薇不疗饥。匪恶周粟,食不下咽。君臣义重,彼苍者天。尔道何人,数主一身。有何颜面,冠冕搢绅。乔固诸贤,宁死道边。曹操不帝,清议凛然。
咏史(其二)
元末明初·刘基
天与聪明作大君,应天在实岂虚文。重瞳若解行仁义,不枉芒砀五色云。
四皓围棋
明·王越
暴楚强秦一局收,那应末着更安刘。就中诸吕真勍敌,赖得傍观有绛侯。
读史十首(其一)晏婴
明·童轩
慎守封疆欲霸齐,故于宣圣惜尼溪。从来为国求贤意,笑杀当年拥盖妻。
咏家酝十韵
唐·白居易
独醒从古笑灵均,长醉如今敩伯伦。旧法依稀传自杜,新方要妙得于陈。井泉王相资重九,曲糵精灵用上寅。酿糯岂劳炊范黍,撇篘何假漉陶巾。常嫌竹叶犹凡浊,始觉榴花不正真。瓮揭开时香.....
吾与吟(其八)
明·顾允成
浴沂风雩兴超然,童冠三三春暮天。古人冷淡今人笑,傀儡场中闹岁年。
咏史(其一)李广李陵
宋末元初·陈普
茂陵无奈太仓陈,槐里家传本助秦。万落千村荆杞满,陇西桃李亦成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