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
鱼
儿
(
其
二
十
一
)
李
府
尹
美
任
待
借
留
、
几
曾
留
得
,
来
鸿
空
怨
秋
老
。
至
今
父
老
依
依
恨
,
犹
说
李
将
军
好
。
东
门
草
。
早
不
为
东
风
,
遮
却
长
安
道
。
馀
民
如
槁
。
愿
金
印
重
来
,
洪
都
开
府
,
定
复
几
时
到
。
秋
江
鹭
,
尤
记
当
年
潦
倒
。
沧
洲
无
复
华
皓
。
朝
饥
堕
泪
荒
田
雨
,
洗
忆
窝
蜂
败
扫
。
天
能
报
。
看
凤
烛
亭
亭
,
玉
树
宽
人
抱
。
风
霜
善
保
。
但
逢
驿
寄
书
,
无
书
寄
语
,
要
说
趋
朝
早
。
怀古
抒情
写景
情感
母爱
佳节
秋节
记事
历史人物
赠别
祈愿
赏析
这首词是宋末元初词人刘辰翁的《摸鱼儿·其二十一·李府尹美任》。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对往昔繁华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荒凉现实的无奈。“待借留、几曾留得,来鸿空怨秋老。”这里通过对过客之鸟的观察,抒发了时间易逝、光阴荏苒的情感。作者感慨于岁月匆匆,难以挽留。“至今父老依依恨,犹说李将军好。”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李将军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或理想中的英勇将领,而父老依依恨,则是在叙述民众对于往昔美好的回忆和留恋。“东门草。早不为东风,遮却长安道。”这里通过东门的荒凉景象,以及春风未至就已遮断了通往长安的道路,暗示着时光易逝与世事变迁,表现出一种时代沧桑的感慨。“馀民如槁。愿金印重来,洪都开府,定复几时到。”这两句表达了对往日繁华和权力象征的追求,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恢复旧制、期待盛世再临的渴望。“秋江鹭,尤记当年潦倒。沧洲无复华皓。”这里借助秋天的江鹭和当年的繁华对比,现在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在衰败现实的哀叹。“朝饥堕泪荒田雨,洗忆窝蜂败扫。”这两句通过早晨饥饿时泪水涟涟,以及荒废的田园被秋雨洗礼,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和对往昔美好记忆的珍视。“天能报。看凤烛亭亭,玉树宽人抱。”这里则表现出一种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希望得到神灵庇佑的心态。凤烛亭亭可能是指某种祥瑞之物或美好景象,玉树宽人抱则是一种对安全与和平生活的向往。“风霜善保。”这里作者表达了对于自然界中风霜能够保护万物的信念。“但逢驿寄书,无书寄语,要说趋朝早。”最后两句则表现出一种急切的心情,想要通过驿站传递消息,但又无从下笔,只能急忙地赶赴朝廷,以表达心中的所思所想。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记忆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当前衰败现实的无奈与渴望。
刘辰翁
563首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