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座
右
蛮
触
小
功
名
,
须
教
一
念
轻
。
受
恩
知
报
饭
,
临
事
贵
惩
羹
。
寿
域
惟
仁
宅
,
心
田
以
道
耕
。
泰
然
忘
物
我
,
无
使
狎
鸥
惊
。
励志
哲理
写人
心田
道耕
友情
交往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书座右》,它通过对农事和修身养性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全诗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意,每一句都透露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首句“蛮触小功名”中的“蛮”,在这里意味着微小或不重要,“触”则是接触或得到之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淡然,认为这些并非人生重要之物。紧接着“须教一念轻”强调了对待这些事物应持有的态度,即应当轻视它们,不必过分在意。第二句“受恩知报饭,临事贵惩羹”,这里的“受恩”指的是接受恩惠,“知报”则是感激并回报之意。作者强调了对待所得之物应有感激之心,并且在面对事情时要能够反思和警惜,以防过失。第三句“寿域惟仁宅,心田以道耕”,“寿域”指的是人生的长久居所,“仁宅”则是指内心的安居之所。这里强调了通过修养仁德来培育自己的内在世界。而“心田以道耕”则是将内心比喻为田地,通过道德来耕耘,以期收获精神上的果实。最后两句,“泰然忘物我,无使狎鸥惊”,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达到一种超脱世俗、不为外界干扰的境界。这里的“泰然”意味着心态的平和,“忘物”则是指超越对物质欲望的执著。而“无使狎鸥惊”,意在表达作者希望自己的这种超然状态,不会因为世俗琐事而受到扰乱。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省思,揭示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淡泊明志的一种追求和理想。
猜您喜欢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赠温峤诗
魏晋·孙绰
大朴无像,钻之者鲜。玄风虽存,微言靡演。邈矣哲人,测深钩缅。谁谓道辽,得之无远。既综幽纪,亦理俗罗。神濯无浪,形浑俗波。颖非我朗,贵在光和。振翰梧摽,翻飞丹霞。爰在冲乱,.....
次韵答林彦恭并柬王参议二首(其一)
明·董纪
二卵疑苟变,五皮致百里。用舍各听天,在人何愠喜。求全造物病,凿窍混沌死。营营彼何为,万事同一理。
次仲退韵
宋·徐瑞
达士乐夷旷,俗子尚矜持。缅怀同心人,春风久别离。辞章五色线,绚烂逢明时。顾我何所事,不耕复不菑。屡空良可笑,我道固如兹。但忧德未进,名浮亦奚为。周游岂不佳,去去当从谁。有.....
自赋
清·洪繻
威仪汉世已无馀,陆贾越台犹著书。图形不到凌烟阁,闭户自甘子云居。天荒地老无闻见,过眼沧桑皆若虚。志气自昔撼山岳,乃今局促随卷舒。世上呼牛或呼马,意中为龙又为猪。当前寄托蚊.....
题伯严诗卷
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老于文者必能诗,此道祇今亦少衰。生世相怜骚雅近,赋才独得杜韩遗。江湖浩荡身行老,肝肺槎枒俗固疑。牢落年来欢会数,始知高论未须卑。
答友人
宋·邵雍
何者名为善处身,非惟能武又能文。可行可止存诸己,或是或非系在人。遍数古来贤所得,历观天下事须真。吉凶悔吝生乎动,刚毅木讷近于仁。易地皆然休计较,不言而信省开陈。虽居蛮貊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