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地点
抒情
秋节
微茫
梁山
古道
怀古
河津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舟中杂兴(其十八)》描绘了一幅辽阔而寂寥的水上画面。首句"旷野杳无际"展现出广阔的旷野延伸至远方,视野开阔但空旷无人。"孤舟齐鲁间"点明诗人身处一叶孤舟之中,航行在山东(齐)与鲁地之间的水域,流露出孤独之感。"河流东下险"暗示了河流湍急,向东奔流,增添了旅途的艰险。"天气北来寒"则描绘了随着北方寒气袭来的气候,使得舟行更为清冷。接下来的"古道苍烟迥"和"长亭落照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沧桑与宁静,古道上飘渺的烟雾与夕阳下的长亭构成了一幅静态而深远的画面。最后两句"微茫云水外,一点是梁山"以富有诗意的笔触收束全诗,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那远处若隐若现的一点,正是梁山,可能是地理上的梁山,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向往或记忆。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舟行途中的孤独、旅程的艰辛以及对远方的期待,具有浓厚的意境美。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