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写景
写庭院
季节
秋天
日常场景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庭院中悠闲度日的生活场景。首句“望六年来大欠强”透露出岁月的痕迹,虽已年迈,但内心依然充满活力,不减当年。接着“远心犹自不知量”,表达了老者虽处晚年,但志向和抱负并未消减,心中仍怀有无限的追求。“看花庭院迎风舞,灌药阶除引日长。”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老者在庭院中赏花、浇灌草药的情景,通过“迎风舞”和“引日长”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花儿随风轻摆,仿佛在欢迎春天的到来;而老者则在日光下细心照料着草药,时间似乎因此变得悠长。“松竹入云偏碍日,蒹葭隔水未飘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老者的居住环境,松竹高耸入云,却恰到好处地遮挡了部分阳光,营造出一种既清幽又不失生机的景象;而远处的芦苇在水中摇曳,还未到飘霜的季节,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平静的生活状态。最后,“仙翁倘许时过话,唤婢烹鲜仆洗觞。”表达了老者渴望与仙人交流的愿望,以及准备款待来访客人的热情。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也展现了他与世无争、乐于分享的美好品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老者在晚年依然保持乐观、积极生活态度的形象,以及对自然、知识和友谊的珍视,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生活哲思。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独游南静川
宋·王禹偁
高车岭上无人见,南静川中信马行。多谢仙娥相管顾,远擎松雪助诗情。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夏夜奉怀景文路分
宋·释道潜
曾櫩霁晚雨,馀响犹滴沥。天风吹浮云,入夜已无迹。月波泛脩竹,滟滟流几席。兰膏灭众炬,凉气满四壁。蕙烟擢铜炉,暗触鼻端息。藜床但危坐,万想本空寂。肺肝既冷然,纨扇亦暂释。将.....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