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写景
抒情
秋节
地点
村居田园
登临眺望
山水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秋日乡村画卷。诗人以“片帆斜入荻花洲”开篇,巧妙地将船只与芦苇交织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笑指西溪话旧游”,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对话,增添了故事性,让人仿佛能听到笑声与交谈声,感受到人情的温暖。“曲水楼前留我在,远云飞处有人不。”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曲水楼前的静谧与远处天空的动态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广阔与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随后,“村翁来往逢归径,稚子蹁跹上钓舟。”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景象,老少两代人的活动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体现了生活的节奏与乐趣。最后,“兹日几山同眺望,登临遥忆洞庭秋。”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远方景色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秋日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魏学洢

173首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