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亲情
情感
场景描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诗人刘兼所作的《送二郎君归长安》。诗中充满了对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首联“我儿辞去泪双流,蜀郡秦川两处愁”,开篇即点明了离别的主题,诗人的眼泪如泉水般涌出,表达了对儿子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蜀郡”和“秦川”分别代表了诗人和儿子所在的两地,两地的愁绪交织在一起,展现了离别之痛的广泛和深远。颔联“红叶满山归故国,黄茅遍地住他州”,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红叶象征着秋天的美丽与丰收,而黄茅则代表了远方他乡的荒凉与孤独。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观与情感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回忆。颈联“荷衣晓挂惭官吏,菱镜秋窥讶鬓髹”,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清晨,诗人挂起荷衣,面对官吏,心中充满愧疚,可能是因为自己未能为官尽责或有所亏欠。而“菱镜秋窥讶鬓髹”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菱镜映照下,惊讶于自己鬓发已白,岁月不待人。尾联“好向云泉营旧隐,莫教庄叟畏牺牛”,诗人希望儿子能够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之地,远离尘世的纷扰。同时,引用庄子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儿子能够像庄子一样,不受世俗束缚,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和平静。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离别、思乡、自我反省和对未来的期许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贺李鸿章六十寿联
清·郭柏荫
为四海苍生,祝南极寿星不老;有六旬莱子,知北堂爱日方长。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哭从弟
唐·白居易
伤心一尉便终身,叔母年高新妇贫。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