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感
(
其
三
)
驽
马
策
蹇
足
,
驰
望
昆
仑
丘
。
自
非
千
里
姿
,
焉
得
追
骅
骝
。
斥
鴳
翔
数
仞
,
黄
鹄
四
海
游
。
岂
不
愿
高
举
,
羽
翼
非
所
俦
。
慎
尔
失
故
步
,
踬
蹶
乃
贻
羞
。
天
分
固
有
定
,
躁
进
非
良
谋
。
励志
哲理
咏物
写鸟
赏析
这首诗以骏马与驽马、黄鹄与斥鴳的对比,以及对天分与躁进的探讨,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意味。首句“驽马策蹇足,驰望昆仑丘”,以“驽马”与“蹇足”描绘出行动迟缓的形象,却怀揣着对远方壮丽景色的向往,隐喻了即使在平凡中,人们仍怀有追求卓越的梦想。接着,“自非千里姿,焉得追骅骝”一句,通过骏马骅骝的对比,强调了天赋与能力的重要性,指出没有千里之才,难以追赶那些卓越者。“斥鴳翔数仞,黄鹄四海游”,将目光转向鸟类,斥鴳只能飞翔于数仞之间,而黄鹄则能翱翔于四海之上,形象地展示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同时也暗示了环境与机遇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岂不愿高举,羽翼非所俦”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即使内心渴望高飞,但受限于自身条件,无法与他人相匹敌。这不仅是对个体能力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环境和机会不均等的隐喻。最后,“慎尔失故步,踬蹶乃贻羞。天分固有定,躁进非良谋”总结了前文的思考,告诫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因急功近利而失去原有的步伐,最终导致失败和羞愧。同时,强调了天分的固定性,以及过于急躁的进取并非明智之举,提醒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脚踏实地,追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个人能力、机遇、天分与努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追求卓越过程中应有的态度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启示性和教育意义。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雨(其一)
清·孙原湘
一声清脆玉钩鸣,手整鸾钗笑出迎。是甚好风吹得至,如何微雨滑能行。花阴匝地都成障,云气漫天未定晴。可奈流莺衔不得,红栏的的绽朱樱。
赋得弱柳鸣秋蝉
隋末唐初·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念奴娇(其九)题席次文出猎图和梅村韵
明末清初·尤侗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