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景
逢
春
每
多
留
赏
子
美
所
谓
老
去
愿
春
迟
子
忱
雅
知
其
况
以
佳
句
见
贻
信
笔
为
答
吾
俦
春
味
等
闲
情
,
识
我
幽
花
种
绕
亭
。
云
带
竹
光
天
外
碧
,
风
回
松
吹
梦
中
醒
。
樽
罍
湛
绿
邀
芳
景
,
红
翠
收
香
拂
夜
屏
。
归
傍
清
池
留
未
足
,
更
看
涵
泳
一
天
星
。
春天写景
写景抒情
赞美春景
田园
赏析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曹勋在春天里的闲适心境。首句"吾俦春味等闲情"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寻常感受,认为欣赏春景是日常生活中平淡而美好的事情。接着,"识我幽花种绕亭"写诗人与花共赏,流露出对园林景致的喜爱和对自己生活的自得。"云带竹光天外碧,风回松吹梦中醒"通过描绘云彩、竹影和松风,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意境,仿佛诗人沉浸在自然的梦境之中,被春风吹醒,心境悠然。"樽罍湛绿邀芳景"则写出诗人举杯邀春光的场景,酒杯中的绿色映照着春色,显得生机盎然。"红翠收香拂夜屏"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春意,红色和翠绿的花朵散发香气,拂过夜幕中的屏风,增添了诗意的温馨。最后两句"归傍清池留未足,更看涵泳一天星",诗人不愿离去,沉浸于池塘边的美景,甚至希望留住满天繁星,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深深眷恋。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老景逢春时的闲适生活,以及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展现了宋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春天的独特感悟。
曹勋
1494首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猜您喜欢
壬寅新春
宋·陆游
半生常是道边人,岁晚初收事外身。浊酒一杯聊永日,小园三亩亦新春。尚无枕寄邯郸梦,那有衣沾京洛尘。门外烟波三百里,此心惟与白鸥亲。
竹枝词
明·陈荐夫
荷叶田田柳叶垂,千船万船多女儿。与郎暗约花间去,不唱《竹枝》知是谁。
戏荅林园
唐·白居易
岂独西坊来往频,偷闲处处作游人。衡门虽是栖迟地,不可终朝锁老身。
江倅出家乐
宋·史浩
沈沈春酌话绸缪,花月行船看拍浮。手束柔荑调雁柱,袖翻纹锦出香毬。未攀青子犹如豆,欲脍赪鳞始上钩。蓬岛古来无觅处,我曹今此得真游。
荅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唐·李白
一身自潇洒,万物何嚣諠。拙薄谢明时,栖闲归故园。二季过旧壑,四邻驰华轩。衣剑照松宇,宾徒光石门。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樽。上陈樵渔事,下叙农圃言。昨来荷花满,今见兰苕繁。一.....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绝句五首(其五)
宋·吕陶
可喜公居近白云,眼前尘事少纷纷。纱橱竹簟偏宜睡,五月庭除不聚蚊。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其九)
宋·李光
草堂谁缉败蒲编,笑傲松萝不记年。应喜秋来甘泽泻,牵牛时复自蹊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