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
写鸟
动物
情感
亲情
自然景观

赏析

这首《雉朝飞》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野雉生活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野雉在田野中的自然生活状态,充满了对它们生存环境的同情与赞美。首句“野田无人蒿草薄”,描绘了广阔无人烟的田野,蒿草茂盛,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群雉班班草中落”一句,将野雉的形象引入画面,它们在草丛中跳跃,生动活泼。五月时节,稻谷成熟,桐树轻摇,传来阵阵清风,南陂北陂间传来“喔喔”的鸡鸣声,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东方渐高晨露稀,金翎绣项争光辉”描绘了清晨时分,太阳逐渐升高,露水渐稀,野雉们在晨光中展翅飞翔,金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展现出它们的美丽与活力。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渴饮幽涧泉,饥啄野田粟”描绘了野雉的生活习性,它们在野外自由觅食饮水,体现了它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依赖。群雏来哺声粥粥,展现了母雉对幼仔的关爱与照顾,充满了温馨与和谐。“宁向郊原抱耿介,不羡云霄竞高逐”表达了野雉宁愿在郊原中保持独立与尊严,也不愿追求云霄之上的虚名与竞争,强调了它们的独立精神与自然本性。最后,“雉兮雉兮乐何如,慎勿变化陈仓为怪诬”是对野雉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它们能保持本真,不受外界干扰,过着自由自在、快乐安宁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野雉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动物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黄哲

76首
元末,何真据岭南,开府辟士,哲与孙蕡、王佐、赵介、李德并受礼遇,称五先生。朱元璋建吴国,招徕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东阿县,剖决如流,案牍无滞。后判东平,以诖误得罪,得释归。后仍追治,被杀。尝构轩名听雪蓬,学者称雪蓬先生。工诗,有《雪蓬集》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清涟寺观鱼叠旧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烟轻春雨后,暇值万几馀。载礼金光佛,因观青色鱼。生机盎翰墨,乐意映襟裾。怪底参军羡,还劳开士如。新题看㡧画,旧句读碑书。谩设重来约,犹今视昔欤。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竹鹤图为医士仵思道题
明·管讷
此君风致极萧闲,合与胎仙共一班。千岁影迷苍雪里,九皋声在绿云间。平安莫谩传书去,径造休教报客还。挂向芝房无点俗,长年相对悦清颜。
一落索·咏风鸢
清·董元恺
鸷鸟凭空而起。云霄堪致。青春一线上青天,禁得无声堕地。怪底轻狂可喜。欲飞还止。十年前事忆儿童,此日依然故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