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怀古
写景
写山
宝剑
冬日
悲情
励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在山中居住时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首句“残年壮抱馁”表达了诗人虽已步入晚年,但内心仍怀有壮志未酬的遗憾和空虚。接着,“宝剑床头吟”一句,以宝剑象征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即使身处困境,仍能自吟自慰,寻求心灵的寄托。“不见黄河水,倒连天汉深”运用夸张手法,将黄河与天汉(银河)相联系,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寓意着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鸿沟的感慨。黄河水象征着人生的波折与挑战,而天汉则代表了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两者之间的距离仿佛不可逾越,暗示了实现理想的艰难。“牧吹纷向夕,寒鸟各依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牧笛声声,寒鸟归巢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也映射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间万物有序循环的感悟。“痛饮充骚隙,长歌破短襟”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通过饮酒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充骚隙”),借歌唱来释放压抑的情绪(“破短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通过自我慰藉和情感宣泄来寻求心理平衡的状态。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在山居生活中对人生、理想、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