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咏物
抒情
春天
竹子
桃花
赞美
地点
松树
山庄
御制应酬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湜的作品,名为《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描绘一处幽静的山庄景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句“竹径桃源本出尘”中的“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一个远离尘世、宁静恬淡的地方。这里的“本出尘”表明山庄位于尘世之外,隐逸而不为人知。次句“松轩茅栋别惊新”中的“松轩茅栋”,形容的是山庄的建筑物质和环境,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感觉。这里的“别惊新”意味着山庄带给人的是新的、意想不到的惊喜。第三句“御跸何须林下驻”中的“御跸”,指帝王巡行时所设的标志,代表着皇权的象征。在这里,“何须林下驻”表达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即便是帝王也不需要在这山庄前驻足,因为这里超越了凡尘。末句“山公不是俗中人”中的“山公”,通常指隐居在山中的人,这里特指山庄中的主人。作者通过这一句强调,山庄的主人与世间普通之人不同,他拥有一颗超脱尘俗的心灵。整首诗以轻松自然的笔触展现了一个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隐逸生活图景,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清净自守生活方式的向往。

崔湜

32首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