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浮
光
四
望
亭
长
年
忍
泪
说
中
原
,
望
彻
中
原
隔
戍
垣
。
谁
遣
江
淮
限
南
北
,
从
来
宇
宙
一
乾
坤
。
功
名
纸
上
徒
虚
语
,
岁
月
谁
边
恐
断
魂
。
老
矣
叫
阍
无
处
所
,
倚
空
长
剑
与
谁
论
。
边塞
思乡
怀古
忧民
怀情
岁月惜时
情景抒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楠的《登浮光四望亭》,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失去国土的哀伤和无奈,以及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全诗通过对中原的回忆、对江淮分界的感慨、对功名虚幻的嘲讽以及老年行旅无定的自喻,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首句“长年忍泪说中原”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的国土的长久哀伤,这里的“中原”象征着中国的中心地带,是文化与政治的心脏地带。接着“望彻中原隔戍垣”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那片土地的眷恋和无法亲近的无奈。第三句“谁遣江淮限南北,自来宇宙一乾坤”表达了对于自然界分割南北的疑问,同时也强调了宇宙间本无界限,这里体现了诗人的哲思。“功名纸上徒虚语,岁月谁边恐断魂”则是对功名利禄的一种超脱和嘲讽。诗人认为这些世俗的东西不过是纸上的空话,随着岁月流逝,生命易逝,这份淡漠和悲凉之情溢于言表。末尾两句“老矣叫阍无处所,倚空长剑与谁论”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晚年漂泊无定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荣耀的回忆。这里的“长剑”既可以理解为武力,也可以象征着诗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历史、功名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赠从弟冽
唐·李白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逢君发花萼,若与青云齐。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日.....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永叔方舟豪饮即事十首时行次齐鲁卫间(其七)
明·胡应麟
携来双彩华,寒夜互生花。雪拥山阴棹,星偕博望槎。雁声流古塞,萤火乱平沙。几忆春明外,长灯对棣华。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二)
宋·左纬
遥闻乌合辈,数十破钱塘。故是升平久,胡为守备亡。天诛初不暴,贼势尚云张。作过古来有,未宜忧我皇。
还都道中诗三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