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秋天
怀古
情感
友情
田园
思乡
人生哲理
自然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秋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画面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珍贵的人际关系。"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这两句写出了秋天渐凉,树叶开始凋零的情景,给人一种萧瑟、淡远之感。"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霜露如玉一般纯净,清风从高处飘过,营造出一幅冷艳的画面。"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朝霞消散不返,反映了时间的流逝;而大雨汇聚成为江河之水,则象征着事物的变化和丰富。"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穫。" 写的是农作物成熟后倾覆在田野之间,而农人则在某处忙碌收获,这里体现了对农业劳动者的赞美。"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认为在贵贱交替中难得的是真挚的情谊。"狐白足禦冬,焉念无衣客。" 狐(狐狸)脚下雪白,冬日思念没有衣服取暖的旅人,反映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或困境中人的关怀。"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 思念那位在延陵的友人,甚至愿意拿出珍贵的宝剑作为赠送,这里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希望他能够心安理得,同时也强调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以及在季节变换中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曹植

140首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猜您喜欢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