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女
篇
美
女
妖
且
闲
,
采
桑
歧
路
间
。
柔
条
纷
冉
冉
,
落
叶
何
翩
翩
。
攘
袖
见
素
手
,
皓
腕
约
金
环
。
头
上
金
爵
钗
,
腰
佩
翠
琅
玕
。
明
珠
交
玉
体
,
珊
瑚
间
木
难
。
罗
衣
何
飘
飘
,
轻
裾
随
风
还
。
顾
盼
遗
光
彩
,
长
啸
气
若
兰
。
行
徒
用
息
驾
,
休
者
以
忘
餐
。
借
问
女
安
居
,
乃
在
城
南
端
。
青
楼
临
大
路
,
高
门
结
重
关
。
容
华
耀
朝
日
,
谁
不
希
令
颜
?
媒
氏
何
所
营
?
玉
帛
不
时
安
。
佳
人
慕
高
义
,
求
贤
良
独
难
。
众
人
徒
嗷
嗷
,
安
知
彼
所
观
?
盛
年
处
房
室
,
中
夜
起
长
叹
。
闺怨
人物
抒情
地点
赞美美女
城市景象
写景抒情
译文
那个容貌美丽性格文静的姑娘,正在乡间岔路口忙着采桑。
桑树的枝条柔柔的垂摆,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
挽起的衣袖可见她的手,洁白的手腕上戴着金色的手镯。
头上插着雀形的金钗,腰上佩戴着翠绿色的玉石。
身上的明珠闪闪发光,珊瑚和宝珠点缀其间。
丝罗衣襟在春风里飘舞,轻薄的裙纱随风旋转。
她那回首顾盼留下迷人的光彩,吹口哨时流出的气息仿佛兰花的芳香。
赶路的人停下车驾不肯走开,休息的人们傻看时忘记了用餐。
有人打听这个姑娘家住哪里,她的家就住在城的正南门。
青漆的楼阁紧临大路,高大的宅门用的是两道门栓。
姑娘的容光像早晨的太阳,谁不爱慕她动人的容颜?
媒人干什么去了呢?为什么不及时送来聘礼,订下婚约。
姑娘偏偏爱慕品德高尚的人,寻求一个贤德的丈夫实在很困难。
众人徒劳地议论纷纷,怎知道她看中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青春年华在闺房里流逝,半夜里传来她一声声的长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采桑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闲适与美貌。首句“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即设定了整体氛围,一个美女在静谧的小路上从事采桑的劳作,但这种劳作似乎更多地是一种消磨时光的雅趣。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营造出一种淡远与宁静的氛围。同时,诗人也细致地刻画了美女的姿态和装饰,如“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女子的美丽,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雅。诗中还通过“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等句子,表现出美女与自然景物间和谐共生的情境。这样的描述,使得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淡定而又不失华丽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一句,将视角转向了女子的居所,这里描绘了一番高楼大门、重关深锁的景象,使得读者对美女的生活环境有了更为具体的想象。最后几句“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表达出人们对于这位美女的仰慕与追求,而她却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高洁。这也正是诗中所传递的一种精神境界,即在凡尘俗世之外,寻找到一份难得的清净与自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美女形象的精致描绘,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究,展现了古典诗词中特有的意境和韵味,是一篇集美好于一体、意蕴深远的佳作。
曹植
140首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猜您喜欢
忆江南·补题含真仙影图
清·许禧身
瑶台境,何故速归真。隐约群仙珠幕卷,含愁娇女色增颦。哽咽梦初温。
赠罗浮道士
唐·吕岩
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王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山秋。饮馀回首话归路,遥指白云天际头。
寄句曲外史
元末明初·郯韶
掬溜室中清夜分,相过曾此说幽文。入池星斗当窗见,枕席波涛隔树闻。头上鹖冠朝老子,手中龙节候元君。欲从世外求玄赏,鸡犬岩头有白云。
重过东野故居
宋·陈必复
郭外有村名孟堡,旧传君此卜幽栖。草荒东野千年宅,水绕南山一曲溪。人物不生诗渺渺,秋风无语恨悽悽。可怜如许衣冠士,不为留祠向竹西。
汉祀亭
清·黄毓祺
借问汉祀亭,何如集灵台。茂陵秋草绿,汉武非仙才。
夜月闻砧
明·刘珝
八月九月秋气高,长林落木风萧萧。白苧秋深不堪著,轻寒欲试新剪刀。城头霜飞露华湿,城下寒蛩啼更急。当户谁家捣练声,风高不碍重城入。千杵万杵声未停,已知力倦心怦怦。天清月冷几.....
寄题蔡州蒋亭兼简田使君
唐·姚合
几岁乱军里,蒋亭名不销。无人知旧径,有药长新苗。树宿山禽静,池通野水遥。何因同此醉,永望思萧条。
秋日倍文谷翠岩二省使燕东书堂应教
明·朱睦㮮
邸第张筵日,秋风荐早凉。地当清洛外,台接紫云傍。绮席仙俦集,瑶阶大乐张。坐移淮桂影,身佩楚兰芳。乡月淹今夕,文星聚此堂。图书披箧笥,词赋入笙簧。自愧非枚马,赓歌厕雁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