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宿
亲情
友情
城市风光
儿童趣事
咏人佳话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京师新郑与诸晁兄弟往还前后数诗》中的第五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晁氏兄弟交往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朋友的深切关怀。首句“苦语相留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交谈时的真挚情感,即使话语沉重,也愿意倾诉心声,体现了深厚的情谊。接着,“虚床会宿频”描述了诗人与友人频繁相聚的情景,即使没有特别的安排,也会在对方家中过夜,这种亲密无间的交往,彰显了友情的深厚。“山东今出相,海内不无人”两句,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人才辈出的感慨。这里“山东”泛指北方地区,暗示晁氏兄弟来自北方,如今在政坛崭露头角,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对天下英才的肯定,认为无论身处何地,都有能够担当大任的人才。“妇女能尊客,儿童不厌贫”则进一步展示了晁氏兄弟家庭的淳朴与友善。即使家中条件并不富裕,但妇女能以尊敬的态度接待客人,孩子们也不因贫穷而嫌弃他人。这种待人接物的真诚与宽容,是诗人赞赏之处,也是友情得以长久维系的重要因素。最后,“长途有如遇,今日倍情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喜悦之情。即使是在长途跋涉之后,再次相遇,也能感受到比以往更深的情感联系。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旅途上相遇之难得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友情、人性美好品质的颂扬,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真挚友谊的一面。

吕本中

1360首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猜您喜欢

示师文二首(其一)
元末明初·王冕
生涯犹未定,归去勿来迟。故里虽云好,吾家正及饥。敬尊须重礼,对母说新诗。梅竹平安否?先书报我知。
答洛生七弟见怀之作次韵
清·顾印愚
当年大母煦诸孙,今我生孙解候门。无以为家行未已,不遑将母疚难言。梦中俯仰何身世,病里扶携倚弟昆。还见新诗献康乐,鸣翁春草得重论。
安福孝子朱云孙血指刲股燃臂愈父母疾化遂行于室家邑上其事于州他日读待制廷秀杨公所述志公之文为题小诗于后
宋·周必大
孝子因亲不爱肤,忠臣为国亦忘躯。一毫不拔何为者,此姓渠名枉共朱。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三)正月十五日李黄羽司理行部过访
明·于慎行
中州文苑旧名家,结驷相过巷路赊。雪后初倾元夜酒,灯前已发上林花。六条问俗推星使,两世论交感岁华。为讯高堂容鬓好,春山谁伴采明霞。
邸中思家四首(其三)
明·孙承恩
不见伯兄久,荆花静晚风。平生敦手足,此日任西东。万里看鸿鹄,三冬困蛰龙。不知今夜烛,谁与一尊同。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唐·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送曾则通扶榇归江右
明末清初·卢若腾
君昔侍吾师,宦游入闽甸;吾师蒙难时,举家危悬线。君年未及壮,飘泊经百鍊;岛栖十七载,苦泪挥霜霰。谈尽岛中心,识尽岛中面;人面皆如昨,人心半迁变。经权惟所适,忠孝从其便;况.....
和孙吉父登第二首(其二)
宋·袁燮
生平心事渺无涯,老去情悰岂复嘉。便合扁舟归故隐,却寻小圃种幽花。痴儿侥倖居前列,朴学流传本故家。第一不宜贪显宦,更烦师友护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