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

写景抒情
路途所见
描述人物感情
别离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为朋友赴任漳州市驿丞而作的送别之作。诗中描绘了友人离京赴任的场景,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联“一官初拜魏,匹马远投漳”,简洁明快,写出了友人新官赴任,形单影只,长途跋涉的情景,暗含对友人的祝福与勉励。颔联“海色家家雨,寒梅树树霜”,通过“海色”和“家家雨”的意象,展现出漳州海边湿润阴冷的气候,以及“寒梅树树霜”则寓示友人将面对的环境艰苦,同时也寄寓坚韧不屈的品格。颈联“云中下飞传,天际出馀皇”,运用想象,描绘友人在旅途中传递消息的情景,暗示了信息的传递虽艰难,但友情绵长。尾联“赋就多蛮语,能无忆故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离家乡,可能会遇到语言不通的挑战,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又寄托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故乡的怀念,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深沉的离别之情。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银河吹笙
唐·李商隐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题林主事汝桓梦槎奇游卷
明·林文俊
流落炎州未足嗟,乾坤随寓即为家。昔贤此是投荒地,异事今传入梦槎。高节峥嶒昭日月,浮荣聚散等云霞。爱君不得从君去,目断南天岭树斜。
来长春寓葵园中同住为苕雪夬庵及农先识先灼先弟君适表侄儿子邦直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故人兄弟得连床,强半征鸿聚作行。分得开颜忘戚戚,因何失志转伥伥。閒行不碍荒园小,旅食惟知白日长。学道无成世缘减,欲凭何事掩悲凉。
壬辰六月十九谢恩辞阙还南雍
明·张天赋
两袖翩翩拂舜风,又辞丹陛向南雍。六经未了三年债,灯火还加五夜功。脚板昔曾期路远,眼头今已觉天空。欲从南北花消息,都属吾人一念中。
送吴明府之成都别驾
明·苏仲
濯濯长江万里清,淄尘难染素衣轻。孤琴月底辞单父,匹马花间又锦城。佐政龚黄还老练,献筹尧舜是峥嵘。乾坤内事多如许,暂向郫筒酒细倾。
内机知府郎官再和示教清拔遒美手不能置用韵以答嘉贶愧不足以当琼瑶之报也(其五)
宋·程公许
世味轻于玉斗撞,向来骄气为君降。暂离约会春风早,催逐飞帆下楚江。
寄寇十一
宋·陈师道
邻里相望信不通,时因得句寄匆匆。画楼著燕薰风里,杨柳藏鸦白下东。度日守窗令节换,经旬无使觉门空。锦囊佳丽邻徐庾,剩欲同君赋恼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