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午
日
小
酌
榴
花
乳
燕
各
争
新
,
角
黍
蒲
觞
次
第
陈
。
荐
罢
三
闾
还
自
笑
,
此
生
难
作
独
醒
人
。
节日
端午节
怀古抒情
写景抒情
情感
友情
赞美
端午小酌
赏析
这首《端午日小酌》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描绘了端午节当日的场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榴花乳燕各争新”,以榴花盛开、乳燕争鸣的景象开篇,生动展现了端午时节的生机勃勃,榴花象征着节日的热烈与喜庆,乳燕则寓意着新生与活力。次句“角黍蒲觞次第陈”,转而描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吃粽子(角黍)和饮菖蒲酒(蒲觞)。角黍即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物;菖蒲酒则是用菖蒲草泡制的酒,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这两样物品的依次摆放,不仅体现了节日的仪式感,也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美好祝愿。后两句“荐罢三闾还自笑,此生难作独醒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缅怀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荐罢”意为祭奠完毕,“三闾”是屈原的官职,这里借指屈原。诗人通过祭奠屈原,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他自嘲地认为自己难以成为像屈原那样坚守正道、独醒于世的人,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自省的情绪。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端午节的习俗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历史情怀。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出郭(其一)
宋·陈造
江县居人寒食下,少在县中多在野。哭声不似笑声长,丽服新妆尽游者。长郊芳草接天绿,我亦行行策罢马。盍簪命醉岂不怀,卑官出入元无假。偶来却胜特来好,触处春光可图画。几日阴寒风.....
甘谷以七月二十七日始出门过予,是日予斋中秋蕙忽放蕊一枝,即去年甘谷所移置也。秋蕙之放,率在重九以后,今先期早发,又适当甘谷病后出门之日,其为瑞审矣。即席呼画师绘图,得七律三章(其二)
清·全祖望
展七曾闻乞巧赊,应怜鹿鹿度年华。重陈旧雨浑如梦,细看新茎未及瓜。天教国香呈瑞种,我矜地主有灵葩。从今画院添佳话,郑赵风流未足夸。
天宁寺叠前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柰苑香花集禅侣,慈宁万寿祝如陵。似兹那可异端辟,但彼谁臻最上层。忘所入流佛惟寂,遇佳得句我犹能。论民便欲论其苦,廿七年来心是凭。
三叠前韵和怡园主人Ignore
清·祝书根
颐春阁里春岁月,但有天伦罕尘迹。缅怀孝子与乡贤,昆季绳绳绵世泽。爽垲遥觇几度更,园林犹傍晏婴宅。偶闻乐事纪新正,南极光明齐手额。有酒无诗座不欢,遂开莲社尊诗伯。千秋俯仰一.....
续落花诗三十首(其二十九)
明末清初·王夫之
莲冠何碍切云游,鸠眼无端侧目愁。绣口久知压沈宋,梅羹向后任孙刘。白荼红蓼今承乏,燕麦龙葵旧有秋。乞我逍遥名亦辱,桑条裾惹断云羞。
人日同许奉常用杜韵
明·欧大任
献岁日逢人共喜,过江星与使同看。航头南署曹虽简,阙角东风帽不寒。醉后五辛频对食,歌中双铗几回弹。客卿老问清卿业,敢向明时更说难。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其七)
宋·吴潜
老大头皮捉出官,转头重九又看看。莫愁客里黄花负,只恐尊前白日残。喜得赐封天燧息,愿他入塞帝巴乾。丰年喜色眉尖上,一笑相携肯作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