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送别
赞美
边塞
山水
父老
友情
春意
壮志

赏析

此诗《送林君自江南帅入领禁兵》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描绘了一位将领从地方军政要职调任至中央禁军统领的壮丽场景。首联“白麻黄纸日相闻,燕颔虬须故不群”以“白麻黄纸”象征朝廷的正式任命文书,而“燕颔虬须”形容将领英武非凡的外貌,暗示其与众不同的气质与才能。这两句通过鲜明的意象对比,展现了朝廷对这位将领的重视与信任。颔联“父老争持都护绶,君王借控羽林军”进一步描绘了将领受命时的盛大场面。父老们争相捧持着代表官职的绶带,君王则借机掌控了羽林军,这不仅体现了将领的威望和地位,也暗示了朝廷对其军事能力的高度信赖。颈联“轻舟敌浪全须石,大旆凌风半入云”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将领驾驭战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勇往直前,以及旗帜在疾风中高高飘扬,仿佛半入云端的壮观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将领的英勇与豪迈,也寓意其将带领军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辉煌成就。尾联“见说匈奴先款塞,可容麟合画元勋”以“匈奴先款塞”比喻边疆的安宁,表达了对将领能够维护国家和平的期待。同时,“麟合画元勋”则是对将领功绩的最高赞誉,意味着他将成为国家的功臣,其形象将被铭记于史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赞美了将领的卓越才能、英勇精神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