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地点
边塞
登楼
望乡
秋日
山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诸君一同登临南城楼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首联“高城飞阁俯孱颜,陡绝丹梯手自攀”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城楼之高峻,以及攀登过程中的艰难与壮志。颔联“四塞西开秦道路,百盘中吐晋河山”则通过历史的视角,将眼前的景致与古代的地理、文化联系起来,赋予了画面更深远的历史感。颈联“云边两观扶鸱尾,天末千峰出雁关”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云雾缭绕的景象与远处的山峰相映成趣,仿佛是自然界的宏伟画卷。尾联“能赋望乡俱莫问,清尊好趁羽书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宁静生活的态度。整首诗在描绘壮丽景色的同时,融入了深邃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辽城望月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阿克苏浑巴什河
清·和瑛
地坼长虹渚,天开冷玉峰。穆素融向日,罗卜暗朝宗。一水今如席,三军昔若龙。凿冰千万仞,悬度正严冬。
旅夜
清·万同伦
旅夜百忧煎病骨,坐看尘掩匣中力。残镫耿耿客无赖,落月茫茫鸡乱号。隔岁河流决瓠子,几时战伐息临洮。淮阳一卧惊春至,种种羞将短发搔。
雪(其二)
清·爱新觉罗·弘历
短戍复长坰,迷离合窈冥。闻钟知古寺,策马度邮亭。陇麦方添润,堤杨不碍青。恰逢举趾候,欣赏意为停。
重九前一日同王杨二山人饮胡将军东郭草堂
明·宋登春
丫下寻陶令,篱边问葛疆。南山足芋栗,东郭此茅堂。萸酒年年事,菊花岁岁芳。白头还醉舞,休笑野人狂。
涿鹿
清·尹伟图
形胜燕南第一州,严城百雉扼咽喉。陂连督亢成膏壤,水并桑乾据上游。慷慨羽声销霸业,苍凉野色起边愁。空山木末飘黄叶,雕鹗盘云天地秋。
秋日谒陵眺望(其二)
明·梁有誉
辇道松楸玉露晞,鬼神肃穆俨旌旗。鼎湖寂寂龙时下,银海冥冥雁不飞。中国地形当塞险,单于秋色入关微。千年陵殿雄燕峤,九庙精灵护汉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