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
动物寓言
自然景物
怀古抒情
节奏
形式

赏析

这首《水仙子》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其独特的构思与大胆的想象,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开篇“蚩尤遍插五方旗”,以古代传说中的战神蚩尤为引子,象征着邪恶势力的肆虐与横行,五方旗代表了四方八面的威胁,形象地描绘了社会中不正之风的蔓延。接下来“饕餮平添八面威”,进一步将贪婪与暴虐的形象化,喻指那些贪得无厌、危害众生的人或事,增加了作品的讽刺意味。“于菟长出漫天翅”一句,巧妙地运用了“于菟”(即老虎)这一意象,暗喻某些人或事物在社会上横行霸道,如同长出了翅膀一般,无所不能。而“骂张翁,都是你”则直接点明了指责的对象,将矛头指向了那些破坏社会秩序、损害他人利益的罪魁祸首。“搅乾坤,任意胡为”更是将这种破坏力推向极致,形容这些恶势力不仅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还任意妄为,无所顾忌。最后,“老龙呵,睡眠多日。螃蟹呵,横行几时。神龟呵,曳尾涂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分别以老龙、螃蟹和神龟为象征,表达了对社会中各种不公、腐败现象的强烈不满与讽刺,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现象的长久存在与难以根除。整体而言,《水仙子》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寓意以及犀利的批判精神,展现了王世贞作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