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寄
王
叔
明
吴
门
又
是
经
年
别
,
杨
柳
花
飞
两
度
春
。
君
去
定
应
归
旧
隐
,
我
今
仍
复
走
红
尘
。
天
涯
战
血
流
荒
草
,
江
上
秋
风
起
白
蘋
。
日
暮
凄
凉
对
城
郭
,
相
思
独
立
转
伤
神
。
秋日写景
怀友抒情
离别送别
边塞战争
城市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陈汝言的《秋日寄王叔明》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多年后的深深思念和感慨。首句“吴门又是经年别”,点出诗人与王叔明久别重逢的地点和时间,流露出久别重逢的不易和对过去的怀念。“杨柳花飞两度春”进一步描绘了时光流转,暗示两人已有两度春天的离别和错过。“君去定应归旧隐”表达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想象,暗含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选择的尊重。“我今仍复走红尘”则揭示了诗人自己仍然身处尘世纷扰,未能如愿归隐的无奈。接下来两句“天涯战血流荒草,江上秋风起白蘋”,通过战争的残酷画面和江上的秋风白蘋,寓言了时代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孤独漂泊。最后,“日暮凄凉对城郭,相思独立转伤神”以日暮时分的凄凉景色和独立无依的形象,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感慨。
陈汝言
52首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后随其父移居吴中(今江苏苏州)。能诗,擅山水,兼工人物。与兄陈汝秩(字惟寅)齐名,时人呼为大髯小髯。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近宗赵孟頫、王蒙,行笔清润,构图严谨,意境幽深。与王蒙契厚,传说王蒙在泰安时,曾面泰山作画,随兴所至,不时加笔,一幅图画了三年。正巧来访,时遇大雪,他便用小弓挟粉笔弹在画上,将图改作雪景。王蒙叫绝,以为神奇,遂改题为《岱宗密雪图》
猜您喜欢
送友人进士许棠
唐·张乔
离乡积岁年,归路远依然。夜火山头市,春江树杪船。干戈愁鬓改,瘴疠喜家全。何处营甘旨,潮涛浸薄田。
汴上逢李柬因寄李二素甫
明·朱睦㮮
端坐意不适,夏林飒已秋。忽逢关外使,暂缓望中忧。野日回残照,池烟淡夕流。怀君欲何语,独上竹西楼。
述怀八首奉柬白景和(其五)
明·刘崧
汎舟越江湖,晤言属良友。朝辞凤台侧,夕憩锦江口。思采蒲与荷,游咏乐且久。芳华隔秋浦,零悴复何有。怀哉托绸缪,结佩以琼玖。
送吴仪甫之合淝谒杜帅
宋·严羽
丁年剑气欲凌云,况复才华迥不群。投笔几回思出塞,赋诗此日去从军。沙场青草时差缓,淝水红旗捷屡闻。玉帐元戎桑梓旧,行看幕府策奇勋。
秋感(其一)
清·黄家鼎
消夏诗成墨未乾,秋风吹动泪阑干。正欣辽左连城返,忽报台中半壁残。墩烬葫芦明野火,山崩八卦落惊湍。云林图画沙莲水,如此膏腴保恐难。
滕王阁
宋·蔡戡
杰阁峥嵘枕古城,公馀扶病一登临。西山拄笏增诗兴,南浦飞帆动客心。白鸟去边迎落日,青林断处认遥岑。摩挲石刻空三叹,吏部文章绝古今。
送来佥宪济时赴西粤备兵梧州
明·欧大任
为郎同舍久,冠豸羡君行。塞上遥开岭,牂牁曲抱城。请缨趋府客,吹笛下江兵。瓯骆劳招谕,千秋汉使名。
送岳州李十从军桂州
唐·张说
送客之江上,其人美且才。风波万里阔,故旧十年来。剑拔蛟随断,弓张鸟自摧。阳桥书落落,驿马定先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