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
哲理
自我反省
警醒
箴言

赏析

这首诗名为《廉》,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廉洁自律的深刻思考与自我反省。“内省既不惶巳”,诗人首先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认为在内心深处审视自己的行为时,无需感到惶恐不安。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道德品质的自信和对自我完善的追求。“焚香何用告天”,接着,诗人提出疑问,是否真的需要通过外在的形式如焚香来向上天祷告或寻求认可。这句诗暗示了诗人对于传统宗教仪式的反思,可能认为真正的道德修养和内心的纯净才是最重要的,而非形式上的仪式。“系马之椿谨细”,“系马之椿”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固定的道德准则或行为规范,诗人强调了这些准则的严谨性和细致性,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行为都应严格遵守道德规范,不容许有任何疏忽。“纪过之豆同筌”,“纪过之豆”可能指的是记录错误的小豆子,而“同筌”则可能指共同的准则或路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记录并改正错误的重视,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反思和改正过去的错误,才能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反问,探讨了廉洁自律的内涵,强调了自我反省、道德规范的严谨以及改正错误的重要性。徐渭以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他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深刻理解。

徐渭

1576首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猜您喜欢

挽邪归正歌
元·李道纯
道自虚无生一气,谁为安名分五太?一气判而生两仪,清升浊沦成覆载。阴阳经纬如掷梭,乾坤阖辟如扇鞴。两仪妙合有三才,七窍凿开生万类。无极之真剔浑沦,日用平常无不在。生生化化百.....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其七)
宋·苏颂
名絓台章冒典刑,圣仁无滥许原情。尹京虽愧四方则,廷尉亦非天下平。三已自知无愠色,一廛归去愿为氓。君恩天地何由报,九死鸿毛比尚轻。
自警二首(其一)
元末明初·张昱
愚者昧其识,沈冥生死中。一为利欲染,罔测吉与凶。轹辘前后声,覆辙无不同。遑遑驷马车,驺从行趋风。恶影不息荫,世路焉愧躬?
咏史(其二)
清·纪迈宜
兴废数之常,智愚性相反。乃萃一人身,古今觏亦罕。其始虽足快,其终弥觉惨。要为物欲昏,岂云识虑短。我爱萧雍州,英年筹略展。三十冠诸侯,一朝梁台建。潞州别驾豪,雷目箭横撚。净.....
格言联
清·石成金
话虽来到口边,三思更好;事纵放得心下,再慎何妨。
《荀子》引语
先秦·无名氏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浅不可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言志
宋·释智圆
畴昔学为文,拟尽周孔道。心劳道未至,壮岁成衰老。畴昔学为诗,模范风雅词。立言多讽喻,反为时人嗤。为诗复为文,嗟嗟不复古。训世无纤益,何为自劳苦。权门既不游,青山宁合负。一.....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二一)
宋·释宗杲
多时不说禅,口边生白醭。大众苦相煎,便登曲录木。匪论五家宗,不引传灯录。才开两片皮,业因招薄福。释迦乾屎橛,达磨老臭秃。一人曲说直,一人直说曲。彼此大丈夫,肯受尔沸?。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