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赞美
抒情
晋朝
祭祀
节日
郊祀

赏析

这首诗出自《晋郊祀歌三首》的第一首,名为“夕牲歌”,由魏晋时期的诗人傅玄所作。全诗以祭祀的宏大场景和庄重氛围为背景,展现了古代帝王对上天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祭祀仪式的虔诚态度。诗中开篇“天命有晋,穆穆明明”点明了祭祀的对象——晋国的天命,同时用“穆穆明明”描绘出祭祀时庄严而明亮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圣的氛围。接着,“我其夙夜,祗事上灵”表达了帝王在日夜不息地侍奉上天,体现了他对祭祀的重视和恭敬之情。“常于时假,迄用有成”则说明了祭祀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即通过不断地举行祭祀仪式,最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接下来的“于荐玄牡,进夕其牲”描述了具体的祭祀过程,使用了“玄牡”这一古代祭祀中常用的祭品,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庄重与严谨。最后,“崇德作乐,神祇是听”表达了通过崇高的道德修养和音乐的演奏来吸引神灵的注意,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和恩赐。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祭祀的壮观场面,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宗教信仰,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与崇拜。

傅玄

119首
傅玄(217年—278年),字休奕。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人。西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傅燮之孙、傅干之子。傅玄幼年随父逃难河南。专心经学,性格刚劲亮直。初举孝廉,太尉辟,都不至。州里举其为秀才,除郎中。后参安东、卫将军军事,转温县令,再迁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任内颇为称职,曾数次上书,陈说治国之策。五等制建立后,傅玄封鹑觚男。司马炎为晋王,以傅玄为散骑常侍。西晋建立,进爵鹑觚子,加附马都尉,与散骑常侍皇甫陶共掌“谏职”。后拜侍中,因事免职。又任御史中丞,提出了有名的“五条政见”。泰始五年(269年)升任太仆,转司隶校尉,因当众责骂谒者及尚书被劾免。咸宁四年(278年),傅玄去世,年六十二,谥号“刚”。后追封清泉侯。西晋初年的文学家、思想家。出身于官宦家庭,祖父傅燮,东汉汉阳太守。父亲傅干,魏扶风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