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
写景
地点
春天
山水
赞美
传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安寺的宁静与祥和之景,以“仿佛仙源”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接着,“十里桑麻春霭瑞”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里广袤田野上桑树与庄稼在晨雾中散发出的生机与祥瑞之气,营造了一种自然与和谐共存的美好氛围。“皈依法院”则引出了对寺庙的描述,暗示了这里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所在,更是心灵归宿之地。“一瓶杨柳佛因缘”,以一瓶杨柳作为象征,寓意着佛法的慈悲与智慧如同杨柳般柔软而坚韧,能够净化人心,带来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宗教信仰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信仰之间的和谐关系。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赞美了南安寺的自然风光,更深刻地表达了对佛法精神的崇敬与追求,以及对内心平和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