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
行
蜀
山
湖
内
浮
沙
延
一
线
,
彳
亍
度
危
矶
。
天
涌
寒
流
碧
,
旗
翻
落
照
微
。
轻
烟
笼
岛
树
,
远
沚
漾
渔
扉
。
草
色
风
花
上
,
人
从
画
里
归
。
写景
山水
地点
秋景
草色风花
归人
锦官城
晚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在蜀山湖内行进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浮沙延一线”,以“浮沙”象征湖面的波光粼粼,用“一线”形容其延伸的广阔,展现出湖面的辽阔与宁静。接着,“彳亍度危矶”描绘了行人在险峻的湖边石上缓慢前行的情景,既表现了环境的险峻,也暗示了行人的谨慎与专注。“天涌寒流碧,旗翻落照微”两句,通过“天涌”和“旗翻”两个动态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傍晚时分天空与湖水的色彩变化。湖水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深邃的碧绿,旗帜在微弱的余晖中轻轻飘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轻烟笼岛树,远沚漾渔扉”进一步描绘了湖中的景色。轻烟缭绕在岛屿与树木之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感;远处的小洲上,渔家的门扉在水面轻轻荡漾,仿佛与世隔绝,自成一派宁静的世界。“草色风花上,人从画里归”最后两句,将整个画面升华至艺术境界。风吹过草地,带来了花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行者归来,似乎也融入了这幅画中,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蜀山湖内傍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赞美之情。
猜您喜欢
夜宿三台东杨炼师
明·刘崧
三台山祀净明君,香火新从葛井分。案上道书秋后写,空中仙乐夜深闻。星垂天近连青野,雨过山空起白云。更有雷坛人不到,十年珠树鹤成群。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天界寺
明·蔡羽
秋晨慕虚览,梵宇谢埃郁。前垄未及逾,中林庶款述。入门蹑飕岩,循隩多扃坰。紫院阴霞兴,瑶阶锦苔出。问柏知僧年,藉花荫佛日。昼憩夕忘返,神恬形寡役。忏往坐独冥,玩空尘徐拂。终.....
花朝过刘金吾斋阁小饮即席赋
明·胡应麟
暖日暄风半画堂,金吾西第暮传觞。图书粲烂偏盈架,绿竹参差尽绕梁。赋就桃花潜弄色,吟馀梅萼乱飞香。接䍦颠倒休辞醉,能忆通家旧雁行。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滆湖
清末近现代初·缪荃孙
一碧到天际,西南望滆湖。夕阳下高树,秋雪点残芦。水市鱼虾贱,粳田雁鹜呼。惭无王恽手,清景恐难摹。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宋·文天祥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江海秋风老,湖山晚日晖。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